协同论视野下的合作学习课堂设计
[Abstract]:The mining of the potential value of "student interaction" by cooperative learning not only makes it a teaching strategy with the core of creating "multi-action" teaching, but also realizes the unity of means and purpos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But in the concrete teaching practice, cooperative learning not only faces the formal understanding that people equate it with "setting up tables and chairs, dividing into groups", but also faces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small authority, free person" and so on. The concern of Synerg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ystems not only provides the necessity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tudent interaction" from the whole level of classroom, but also explains the "coherence effect", "self-organization principle" and "synergy effect", etc. It also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henomenon of "small authority, free person", clarifi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design,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cooperative and cooperative" classroom situ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高效课堂教学行为之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4.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京诚,于秀玲;体育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李京诚,于秀玲;体育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张鑫;张志勇;;从“心理场”论谈体育教学环境的创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侯海燕;戚子华;;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樊少波,温禹,周庆岱;论学生的主体参与[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6 曹群英;欧阳苹果;肖武云;;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化聪超;;拼图阅读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王毅;论课程整合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1期
9 环敏;在理科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两个案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李玉香;;合作学习策略及其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常志华;潘彦;;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秦久玲;;小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张世建;;南京地区05届高中生听力障碍及策略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吴春勇;;浅谈远程教育辅助化学环保教学[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5 宋洁;;试论成人学习模式[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海英;协商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8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晔;师生信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伟力;职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调查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海乾;论合作教学与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娴兰;控制与服从:赏罚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小学课堂教学生活片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粟晓红;本科学历小学教师角与角色学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寿生;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应用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怀德;通渭县中学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蕾;初中生化学相异构想的探查和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蒋波;小学生竞争—合作学习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尹建华,王兆华,苏敬勤,王国红;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协同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复式班学生的合作学习[J];江西教育;1987年12期
2 ;多层黑板使用方法[J];江西教育;1987年12期
3 唐晓云;把“如何学习”的知识教给学生——谈中学学习教育[J];江苏教育;1987年03期
4 戴维·W·约翰逊;陈枚;王华;;课堂教学中的目标结构及其影响[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年05期
5 夏人青;;如何使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年06期
6 Robert E.SIavin ,张亚文;合作学习的发展观和动机观[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年03期
7 李皖生 ,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J];化学教学;1989年02期
8 ;国外信息[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11期
9 温梁华;教学的现状和未来的教学[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10 丁献;美国对按能力分班(组)教学效果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覃祖军;;从数学教学实例谈建构主义[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李京诚;;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赵德玉;;全机跨音速颤振风洞试验方法介绍[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常青;刘爱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研究及实践——把分层施教、合作学习引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潘玉贞;;论小组教学促成课堂的若干变革[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李勖良;;规范码是适合基础教育用的汉字编码[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文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暨汉字输入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如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研究[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8 周艳萍;王民;;新课标新理念下一节高中旅游地理教学设计的探索[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戴家桂;;交互合作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初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张瑞林;;谈教学信息化[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亚英;提倡合作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宗边;日本航空工业发展经验[N];中国经营报;2000年
3 崇文区前门小学校长 钱红石;赏识教育——时代的需求[N];北京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鲍东明;主体教育,,统领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建平;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唐秋美;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N];重庆日报;2001年
7 刘春红(作者系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合作性学习”:育才新模式[N];解放日报;2001年
8 王磊;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 张自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有贡献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汪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模型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任剑锋;非面对面CSCL交互行为促进策略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春芝;合作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琳;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3 颜凌颖;在线式合作语言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程艳红;化学建构性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卫红霞;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英成;足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林海;通过合作式学习提高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的学习自主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罗忠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大纲》与《英语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喜文;在探究与合作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吉林;合作学习中积极互赖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61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36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