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教育技术学多元化研究范式的思考——兼论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意义
[Abstract]:The distortion of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and the weakness of empirical research are the main sticking points of curr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With a deep reflection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e are soberly aware of the urgency of exploring rational and 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s. The dilemma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methods, the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basis, the diversity of research contents and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call for the pluralistic research paradigm. The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which is widely emerging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hich can promot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practical found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ighlight the inter-subjectivity, strengthen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promote the growt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of the methods of subject research. While carrying out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and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of various paradigms and move toward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h paradigm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40-0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徐晓东;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马红亮;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胡来林;安玉洁;;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5 张小红;;对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几点看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6 张文兰;刘俊生;;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7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研究:问题与正务[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8 蔡建东;;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理性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9 徐辉富;;教育现象学及其研究步骤[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蔡建东;;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翟莉;;论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对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金本能;强晓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王琳;;高校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王江涛;;职业学校教师知识分享及其分享方式探讨[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姜辉;;英语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9 胡玉华;赵景春;;试论继教中的“开放式临堂培训”模式——生物专业在实施“绿色耕耘”行动中的探索与反思[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洪才;;现象学教育学:颠覆、回复与整合[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宏钰;;在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解素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李英杰;;东营地区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现状调查[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5 罗江华;;田野工作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价值及其应用[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周涛;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持续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明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贺忠红;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哈琴;双语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刚;教育实习网络支持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苟健;H大学师范生“三习”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牛菁;校外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田虎伟;;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魏宁;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看我国远教理论的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1期
5 王场镇小学课题组;《电化教育减轻小学生过重数学课业负担》阶段实验报告[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6 顾清红,祝智庭;教育技术的后现代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7 赵瑜;甘肃中师教师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 姜秀珍,王太昌,茌良生;苏北县级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9 黎加厚;万里大地尽风流——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随记[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10 李文光,张文兰,何克抗;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景英,梁红梅;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訾敬波;;英语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性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2期
3 龙海霞;;质的研究:价值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1期
4 刘斌;张文兰;;对当前教育技术学多元化研究范式的思考——兼论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意义[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吴惠青;金海燕;;我国地方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5期
6 安桂花;张海钟;;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8期
7 董刚;陈良;;百年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研究:问题与正务[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9 倪星;付景涛;;我国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典兵;;德育过程理论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仁和;李丽君;;三晋文化的研究方法[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2 孙世华;于洁;;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和研究方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黎庶;宋洁;胡福泉;;体内诱导基因及相关研究方法简介[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阙维民;;历史地理学科有理论吗?——A·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译感[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岑国桢;;品德心理研究方法:回顾与前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慧君;;“民主”与科学——对我国矿权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柴夏萍;;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研究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尹筱莉;;科学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其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杨继锋;刘宪平;;毒品来源推断研究方法综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黄锐;丁安伟;;近年来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方法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国华;痛失“蚕”机的反思[N];中国特产报;2000年
2 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从反思中崛起[N];人民公安报;2002年
3 陕西师范大学 张迎春 孙婷;应反思评价环节[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张振楣;对旅游文化热的反思[N];华东旅游报;2002年
5 ;金属业对电子商务的反思[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6 记者 刘坚 王义伟;厦华反思技术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7 商义;关于网络经济神话的反思[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8 赵东辉 王攀;关于“安加现象”的社会反思[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9 浙江省宁海闻裕顺幼儿园 童海安;借鉴探索反思[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李宝林 何毅;对FDI“超国民待遇”的反思[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马力;主导与共存[D];吉林大学;2009年
3 贾海丽;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D];武汉大学;2004年
8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吕颖;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峰;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及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蔡欣;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田莉;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秀丽;通过行动研究实现自我发展:行动、反思及启示[D];安徽大学;2005年
5 郑清丹;教科书研究的哲学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艺;郭沫若史学思想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美丽;论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民族化进程[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曾平;初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9 田俊芹;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与出路[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郝珊珊;大陆网络文学的十年发展和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6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37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