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师压力研究的新视角:心理弹性理论

发布时间:2019-01-09 13:43
【摘要】:心理弹性是儿童适应性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它是指个体在面临严重压力或逆境时,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性影响,相反表现出良好发展的现象。教师作为儿童的重要示范者,对其心理弹性的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利用文献搜索,回顾了心理弹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在教师心理弹性领域的延伸,包括弹性教师的特征、心理弹性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以及教师心理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教师本身、师范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促进教师心理弹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Abstract]:Resilience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daptability. I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individual is not affected by injury when he is faced with severe pressure or adversity, on the contrary, it shows a good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role model for children, teachers are still in their initial stage of research on their resilience. Based on literature search,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of mind and its extension in the field of teachers'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le teachers, the influence of resilience on teaching behavior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from teachers themselves, normal educa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G4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3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波;方明;;农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田宝伟;郑日昌;吴九君;;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量表的编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刘恋;葛喜平;;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4 孙瑞琛;刘文婧;贾晓明;;“5.12”汶川地震后抗逆力的个案研究——来自精神分析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赵思思;杨志;;心理弹性的应用型走向简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吴世韫;严燕;;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的调查[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7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8 陶云;张莎;唐立;刘艳;;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在有或无应激情景下的注意偏向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3期

9 蔡润杨;;贫困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与提升[J];时代教育;2012年13期

10 傅芳芳;李燕;;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研究进展[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燕;王斐;潘益中;;婚恋弹性概念重构及作用初探[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2 刘得格;时勘;孙海法;龚会;;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事件的抗逆力模型探索[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阳毅;贺莉君;;企业员工复原力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艳波;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晓波;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心理弹性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沈晔;知识型员工职业韧性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徐家华;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冀建伟;关于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学案例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俊波;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克;优势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抗逆力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苏琦;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关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取芝,吴远;压弹:关于个体逆境适应机制的新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3 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年10期

4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5 郑剑虹,黄希庭;自强意识的初步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6 于肖楠,张建新;D型人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7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8 张向葵,于肖楠;处于不支持行为压力下的下岗人员的心理中介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3期

9 范燕宁;;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面性特点——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刑者的情况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发展的心理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倩;张津凡;;国外心理弹性研究的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8期

2 王玉花;;早期亲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影响[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年10期

3 王滨;罗伟;;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屈卫国;;心理弹性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5 周海霞;;学习障碍儿童的弹性发展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11期

6 王丽梅;;心理弹性:健康人生指南[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黄群瑛;;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视角:心理弹性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5期

8 刘贤敏;;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9 郝传慧;雷雳;;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10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书萍;;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江明辉;;大学生挫折心理及其心理弹性干预[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3 骆鹏程;李永鑫;;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童秋萍;唐日新;罗洁琴;;初中学生心理弹性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刘春兰;关荐;;中学教师心理弹性模型的建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任彩霞;;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月平;苗丹民;朱霞;孙云峰;杨业兵;;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邹泓;张文新;;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的评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吕薇;王振宏;;积极情绪、心理资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许书萍;徐光兴;;心理弹性研究的科学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刘军;理性应对“替代性创伤”[N];健康报;2008年

2 通讯员 王伦邋记者 项铮;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降低胃癌发病率[N];科技日报;2008年

3 王伦;清除幽门螺杆菌 降低胃癌发病率[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牛锐;让艾滋病远离初放的花蕾[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通讯员 韩忠义 修树青;我市开展高血压患病情况流行病学抽样调查[N];赤峰日报;2007年

6 余志平;预防帕金森病的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孙明河 实习生 魏东;食管癌到底能不能提前预防(一)[N];科技日报;2004年

8 ;不少成年人不会算账,英年损24亿英镑[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爱华;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建群;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9 乔迪;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子(CFTR)基因低表达型与前列腺癌低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10 原所茂;汉族人群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脊柱侧凸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书萍;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礼艳;优秀人士心理弹性因素的个案分析及模型建构[D];苏州大学;2012年

3 湛守香;对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质性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宋克薇;慢性病儿童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程丽;高考复读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6 谢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发展的心理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欧珊珊;基于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尊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胡会丽;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谭晟;考研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05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05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0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