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现代启示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is a very rich concept. Generall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the concept of being close to the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that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specialty; the other kind of understanding emphasiz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er's individual and the intrinsic professionalism, and pays attention to how the teachers form their own professional ideas and knowledge,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强;论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0期
2 冯函秋;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J];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张天雪;也谈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9期
4 王建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刘捷;传承与发展:简论稷下学宫与我国尊师重道传统[J];管子学刊;2001年03期
6 巫新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瓶颈"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1期
7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邹霞,江玲;论21世纪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余治里;;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10 陈景普;浅谈中国教育制度的心理规范[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琨;教育即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徐湘;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斌;试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卜茂荣;教育生活的发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付丽和;论教师教育的教学个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文刚;甘肃省贫困地区小学生心理伤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万潇潇;论语文美育与人格塑造[D];扬州大学;2004年
6 张晓宇;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梁顺宁;高中政治学习困难学生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敏;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福祥;论教师的创造性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姜忠平;试论中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关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蕴;吴宗杰;朱玉;;行动研究与具有批判精神的反思型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王雪峰;;论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自我分析能力[J];中小学电教;2010年Z1期
3 赵春森;;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J];教书育人;2010年05期
4 杜尚荣;施贵菊;付超慧;施艳;;教师理解课程时常出现的几大误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2期
5 李建忠;;OECD发布首次教与学国际调查结果[J];中国教师;2010年05期
6 张鹤;;英语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2009年冬季英语研究研讨会在京召开[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1期
7 潘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身份建构[J];中国教师;2010年03期
8 霍力岩;;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呼唤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年02期
9 杨凤芹;;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四招”鲜[J];吉林教育;2010年05期
10 刘英花;刘芸利;;主体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J];青年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尚宁;;试论“多元智能”观念下的师德修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解国柱;;教师评价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黄莉;;如何提高教师心理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4 申学峰;;生命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理念观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5 李映梅;王开英;;幼儿园课题研究有效管理“三步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6 唐海岚;;以校本教研为引擎 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7 陈兴中;;教研组是我专业成长的乐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赵恒林;;和谐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9 周晗;;立足和谐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喻斌;;民办学校年级管理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方展画 程江平 徐敏娟;“小课题研究”: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2010那些直抵我们行动深处的思维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记者 孙亚斐 实习生 李兴安;3500万元建4所公办幼儿园[N];兰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何国庆;我省参与多项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N];湖南日报;2011年
5 记者 丁雷;大连研训教师水平“领跑”全省[N];大连日报;2011年
6 主持人 陈熳;网络研修给力教师成长[N];黄石日报;2011年
7 记者 冼敏 通讯员 李焕前 陶君仪;兴宁区 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N];南宁日报;2011年
8 四川省都江堰市北街小学 王忠;在重建中提升品质 在整合中再创辉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弥渡县教育局局长 史森林;实施有效教育项目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N];大理日报(汉);2011年
10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中心小学 孟祥杰;考核评价,,不妨学学中药组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杨秀玉;教育实习:理论研究与对英国实践的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费金有;中学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的透视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爱霞;专业社会化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靖;走向交往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8 牛海彬;批判与重构—教育场域的教师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冰心;英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邵仲庆;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冲突的文化归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媛媛;美国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玲;美国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实践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5 许婷婷;支持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免费师范生电子学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雷自自;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郗海娇;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毕盛楠;中小学校教师领导力生成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勇;中学教师自主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怡;中学理科专家型教师的群体特征与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5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3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