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教育本质论初探——毛泽东教育哲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Abstract]:Mao Zedong broke through the disadvantages of education and discussed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He believes that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conceptual cultures", and it is a superstructure determined by and served by a certain economic base. Education is a historical, class activity that obeys and reflects certain politics.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毛泽东教育哲学研究》(06QZZX001)
【分类号】:G40-02;A8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峰;易卜生精神与“五四”新文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孙葆丽;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主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孙葆丽;奥林匹克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之差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 王晓刚;贾静;;文化产业的理论阐释与政策取向[J];长白学刊;2006年06期
5 吴廷俊;肖志峰;;中西近代报人“曹汉现象”之比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徐东;将“两课”教学延伸到学生社团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S1期
7 彭泽平;1958—1965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新考察与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王龙彪;毛泽东素质教育得失谈[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9 严存生,宋海彬;法律传统的理论解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钟平艳;从京师同文馆之创设看西学东渐在中国[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淑江;;以文化为依托,提高我国煤矿工人的安全素质[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3 李敏秀;中西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李庚靖;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志辉;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贡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付秀荣;和谐多样: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9 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超时;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艳华;论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生活的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铁球;中西古典家具文化的比较[D];中南林学院;2002年
4 曹伦;近代川西天主教教堂建筑[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邓灿辉;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形成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汪鹏;论毛泽东“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张俊杰;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凤伟;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教育述论[D];河北大学;2004年
9 周宁;文化阐释:茅盾“时代女性”创造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于莉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昌瑞;论蔡和森的历史功绩[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2 王永昌;《学习毛泽东》浅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1期
3 周子信;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史实[J];江淮论坛;1980年05期
4 胡石友;谈谈刑罚的宽与严[J];人民司法;1980年05期
5 何一成 ,方小年;“和平民主新阶段”浅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6 罗绍志,宁丹阳,何鹄志;蔡和森同志在留法勤工俭学中的贡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7 赵光白;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4期
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刘培卿 ,吕伟俊;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王烬美[J];东岳论丛;1980年03期
10 张明养;林彪和“四人帮”极左外交路线剖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永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田培松;毛豫京;;统一战线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及影响[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鲁;;简析淮海战役中何、张起义及其作用与影响[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广相;;毛泽东的卓越指挥与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5 奚纪荣;吴张祥;;毛泽东的战略决战思想指导淮海战役取得伟大胜利[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6 庄从勇;;毛泽东对淮海战役的战略指导[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7 李孝民;;周恩来与淮海战役[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8 张梅玲;徐苗青;;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三次重要建议[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9 胡明华;;试论粟裕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陈海云;;淮海战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铸造国民新的灵魂[N];北京日报;2000年
2 毛卫平;社会转型的哲学先导[N];北京日报;2000年
3 尤元文;究竟什么是决策的科学态度[N];北京日报;2000年
4 刘东升;全国首次毛泽东像章及毛泽东文化艺术藏品专场拍卖会举办[N];北京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乔 伍义林;谈延安整风的几个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00年
6 郑必坚;党的先进性与党性的关系[N];北京日报;2000年
7 晓荣;毛泽东像章[N];北京日报;2000年
8 李际均;朝鲜战争的珍贵纪实[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白云覃;真实再现毛泽东[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李建力;得其形而传其神[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曹铁汉;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周敬青;关于林彪集团问题的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蔡道通;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志辉;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贡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淑阶;毛泽东党的领导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王文滋;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黄保红;毛泽东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刚;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与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韦继辉;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军;1958年的《人民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董昭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共合作的基本立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贾国强;实事求是中介的三重向度[D];郑州大学;2000年
6 严开旺;论周恩来的行政管理风格[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莉;毛泽东与邓小平赶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陈兴华;论新时期的反腐败斗争[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蒋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新中国形象的历史贡献[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10 辛帅;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本总结[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524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2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