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的保守性看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滞后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小微;金学成;杨帆;;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技术的对话——教育学原理与教育技术学两大阵营的对话[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张杰夫;班级授课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刍议——兼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1987年03期
3 宋建辉;应试教育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发展的制约[J];教育信息化;2004年07期
4 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 杜玉霞;徐福荫;;高校教师开展网络教育的阻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梅;;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调查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2 章艳;杨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素质教育探讨[J];才智;2009年10期
3 谢亮;;教育技术在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上的探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杨晓辉;;后现代主义范式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鲁荣杰;李盛聪;;建构主义——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6 秦志新;;浅谈多媒体技术在《3ds max 7.0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田华文;牟英华;;网络技术在民办高校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7期
8 王琼;;网络环境下大学德育的机遇与挑战[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任儆;信息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10 汪基德;关于构建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教育信息学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德林;;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文教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尚晓青;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联;基于Web智能教育平台关键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少庆;基于协作的虚拟实验研究及其实现[D];中南大学;2008年
2 崔洁;整合教育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田志超;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4 刘若星;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网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喻衍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明丽;主题资源生成式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欣冉;新近智能导引系统的特点、实效与研发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张海龙;行政公文写作数据库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丽峰;包头市初中物理CAI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许蕾;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盛;技术与人文[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刘毓敏;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王啸;“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宫淑红,桑新民;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基本素养[J];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6 李艳;James. R. Lindner;;高校教师对网络教育发展中障碍因素的认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教师群体的问卷调查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宋凤宁,苏良亿,黎玉兰 ,方艳娇;高校网络教学中教师阻抗因素探析[J];江苏高教;2004年04期
8 王海霞;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5期
9 徐长瑞;略论苏联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和发展趋向[J];外国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10 杨蕾;;新型教学模式新在哪里?——江西师范大学钟志贤教授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旭东;“教育哲学”、“教育科学”与“教育技术”概念辨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02期
2 张青霞;;教育技术对教育环境的影响[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赵晖;论哲学视角中的教育技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从技术哲学的角度论教育技术的内涵[J];天津电大学报;1997年02期
5 单淑明;教育技术发展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6 刘成军;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S1期
7 段有俭;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8 贾效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教学改革[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9 李兆延;赵成芳;;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反思[J];软件导刊;2005年06期
10 张惠静;谈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洪;蓝玉琼;张北雁;;论信息技术对科技强检之作用[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周玉国;夏惠芸;;信息技术在农机教育中的应用[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景伟;;信息技术及其应用[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4 赵呈领;王继新;;前言[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孙勇;扶名福;;信息技术与设计变革[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赵呈领;王继新;;前言[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邓瑞琴;霍静红;;运用信息技术 参与市场竞争[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戚本芬;;技术的解释与估价[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9 万长松;陈凡;;苏俄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萍 通讯员 李红宝;高二12月份测试信息技术[N];连云港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毛晶慧;经济重启 信息技术助力政府解决社会难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学习;未来20年信息技术活力依旧[N];计算机世界;2009年
4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程亮;信息技术业名企逆市圈人[N];人才市场报;2008年
6 姚明伟 编译;信息技术管理及其重要性(下)[N];中国审计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计红梅;信息技术:支撑与引领“两手”都要硬[N];科学时报;2009年
8 记者 综文;信息技术一马当先[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赵锋 沈祖芸;做时代潮流的引领者[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李建平 梁未来;信息技术为小学教学插上翅膀[N];保定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李孝全;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倪义芳;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D];浙江大学;2002年
4 王爱民;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再造工程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钊;森林资源灾害应急机制及应急智能决策系统构架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代宏坤;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的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霞;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大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谢伟均;论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广群;关于师范专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杭广仓;论信息技术(IT)对选择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5 刘兴红;教育技术观念的变迁和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赫;元教育技术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沈书生;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年
9 李俊;中国技术哲学20年发展统计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10 谭显东;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本文编号:2569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6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