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知识的社会镜像

发布时间:2020-02-08 18:59
【摘要】: 教育学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学困境的实质在于“教育知识困境”。超越教育知识困境须以反思和调整教育理性生活为前提。借知识社会学理论重新理解“知识”,重建教育知识的分析框架,以此框架探析教育知识的社会基础、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可为反思和调整教育理性生活辟出一条可能的路径。 重建教育知识的分析框架。哲学认识论的两大流派,经验知识论与逻辑知识论,都以“可靠性”知识为鹄的。“可靠性”研究执“封闭”的知识观和“孤立”的研究方式,“公共知识何以可能”对“可靠性”知识的质问触发“可信性”知识的产生;“可信性”研究执“开放”的知识观和“间际”的研究方式,“开放”和“间际”构成“可信性”研究的分析框架。教育知识正经历从“可靠性”向“可信性”转变,但转变仅停留于观念,未及研究方式和研究过程等域,导致教育知识生产出现知、行抵牾,进而使教育知识身陷困境。运用“间际-开放”框架分析教育知识,可助其形成新的知识生产方式,摆脱困境。“间际-开放”框架以“教育知识如何可能”为分析主题,持“限制性相对论”与“社会唯物论”,采取从知识“形式”至“内容”再至“耦合”的理论路径。 教育知识的形式分析。教育知识形式包括“表层形式”与“深层形式”,表层形式,指教育知识的概念、命题;深层形式,指教育知识的组织规则。教育概念的形成、内含的演变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是教育概念的存在之根。教育命题为教育主体的交流所使用,根据教育主体可将教育命题分为教育观点、教育观念、教育常识等。教育交流赋予教育知识反思性、动态性与诠释性。教育知识的表层形式借助论证实现增量性进步,论证的实质是借助学术群体的知识观念促使个人教育观点社会化。深层形式包括教育知识的组合方式与演绎规则,它随着社会生活形式的转变而演进,并推动教育知识的增质性进步。教育知识的组织规则与社会生活中“人的秩序”对应,借社会类型的分析,可考察教育知识增质进步的历程。 教育知识的内容分析。教育知识的内容不是“教育事实”,亦非知识文本所形成的“理论空间”,而是知识文本的“所指”,即“意义空间”。意义空间的解读不能脱离知识文本,理论空间与解读者的“前见”共同建构意义空间。知识文本是意义空间形成的必经之途。当代教育知识文本注重理论空间的创造,不宜于意义空间的形成,对此,通过提倡“应是”、“似”、“或许”等措辞,增强理论空间的开放性,促进意义空间在学术群体的交流中形成。“重叠”是意义空间生产的重要方式,包括“自我重叠”与“群体重叠”,两者都表明教育知识生产的主体间性。意义空间由“硬核”与“扩展”两部分构成,“硬核”的形成借助“重复”,“扩展”的形成借助“叠加”。意义空间的重叠并不顺利,时常与具有不同“硬核”的其它意义空间相碰撞,为生存而“争夺”不可避免。 教育知识的生产过程分析。教育知识生产体现为形式与内容的耦合,探讨生产过程应着眼于知识的耦合。生产过程的分析宜始自耦合“条件”,包括教育学者、背景知识与教育问题。教育学者的形成不仅是个体主体的知识习得过程,还包括“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代”的归属和认同;背景知识是教育知识社会不做反思的共享知识,它为教育知识的生产提供信任基础,背景知识随着社会生活形式的转变而演变,没有永远不被反思的背景知识;教育问题是未完成的教育命题,教育问题的解答具有“非完满性”、“非唯一性”与“非终结性”。教育知识的耦合首先通过“立体化”将问题空间拓展成“理论之箱”,“填充”与“封锁”将理论空间植入“理论之箱”,最后,理论空间经重叠形成盛装意义空间的“黑箱”。 当代教育知识困境的超越。以本文研究结论分析教育知识困境,“困境”缘于深层形式的“不确定”、意义空间的“平面化”以及教育知识权威的“缺失”。教育学者宜通过“知识建基”和“群体介入”逐渐确定深层形式,,借助“重叠”的生产方式阻止意义空间的“平面化”,借助教育知识传统的诠释形成教育知识权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永泽;;教育知识的重新概念化[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10期

2 张聪;;毛泽东的知识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管窥[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3 陈振华;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4 樊平军;;论教育知识从研究者到实践者的转化[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9期

5 陈建华;;警惕当前学校教育中的“科学主义”知识价值取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7期

6 于伟;李姗姗;;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三个前提性问题[J];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7 ;开拓中小学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的新模式 本刊奉献家庭教育知识挂图[J];家教指南;2002年09期

8 王志红;;从社会职责的视角论高校普及教育知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9 谭镜星;陈梦迁;;学科群与大学教育知识自我组织[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10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论初探[J];职教论坛;201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观山河巨变 传播地震科普教育知识 全面提升大众科学素质[A];西南地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C];2010年

2 杜玉开;张静;张建端;樊利春;;社区0~3岁儿童教育现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爽;门莉;王忠红;;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A];全国第九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泽生;高克思;;中学德育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相结合初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胡金彩;;创建校园文化环境 浓厚学生心理氛围[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水冰;;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和素质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7 杨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思考[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8 张良英;;谈农村职业学校的“三结合”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刘金凤;卢红梅;;250例患者妇科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体会[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后记[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莎莎;六成多家长急需早期教育知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先进性教育知识问答[N];西藏日报;2005年

3 ;教育知识的分类[N];科技日报;2002年

4 记者 吕斌;市妇联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与实践[N];赤峰日报;2005年

5 记者 付宇;暑假前重点普及安全教育知识[N];牡丹江日报;2008年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朱小蔓;关注教师的人文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消费者期待早教市场更规范[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8 宋一桢;谁来普及教育知识[N];光明日报;2001年

9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知识问答[N];辽源日报;2007年

10 仝静海;家长学校要覆盖中小学及幼儿园[N];河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云;教育知识的社会镜像[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黄涛;知识服务的语义匹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丽玲;教育政策与台湾1950-6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6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应建庆;教育中的知识合法性[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敏娟;教育知识批判现象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赵阳霞;论教育知识的确定性[D];山西大学;2012年

3 王文邦;论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知识冲突及其消解[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林筱彬;幼儿教师科学领域教育知识(PCK)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高飞;基于课程的教育知识学习平台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6 武磊;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知识的生成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蔡志华;农村教育知识城市化问题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于媛媛;面向课程知识的教育知识学习平台研究与实现[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9 顾勇革;新手教师教育知识的生成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新宇;德州三中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教育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7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77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