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清代贵州义学的时空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6:17

  本文关键词:清代贵州义学的时空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09年

清代贵州义学的时空分布研究

许庆如  

【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的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民族政策。其中,民族教化是边疆民族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了民族教化的具体实施形式之一——清代贵州义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有清一代贵州义学的设学政策与建置沿革作了研究。探讨了贵州义学发展的地域差异及其成因,该地义学的特点及其在推广民族地区启蒙教育和维护边疆稳定方面的作用。 全文包括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前言部分包括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清代贵州义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史料运用和文章的基本思踏,以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正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论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论述了贵州义学设立的历史背景。首先追溯了义学的起源与发展。学界一般认为,义学的广泛设立始于宋代,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到了清代,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置。与前代不同的是清廷除注重发展内地义学外,亦十分重视边疆民族地区义学的发展。其中,贵州是清代较早设立义学的地区,也是清廷重点关注之区。清政府对于贵州义学的发展制定了较为积极的政策。随着改土归流的进行和苗疆的开辟,越来越多的版图被纳入清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对于新辟苗疆地区义学的发展,清廷在教师延聘、教学方法、科举考试等方面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政策。 第二章研究了贵州义学的建置沿革。本文在收集清代、民国方志的基础上,参照当代方志,力求对清代贵州义学的设置状况进行全面考证。社学与义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本章在考证义学的同时亦对贵州社学的建学政策与设置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贵州社学与义学二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相对而言,贵州社学的设立数量较少,且仅出现于清初,随着义学的蓬勃发展,社学的影响逐渐减弱,义学成为清代贵州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有清一代贵州义学分布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从时间上看,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康熙、雍正年间是义学的起步阶段。乾嘉时期义学的发展呈下降趋势并第一次跌入低谷。道光年间,出现了义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咸丰至消末,义学的设立数量呈现出从低谷至高峰直至消失的抛物线型。首先是咸丰年间义学数量从道光年间的高峰跌至的低谷。同治年间有所回升,并逐渐发展至光绪时的顶峰。此后,随着清末新式教育的出现,义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从空间分布看,都匀、安顺、遵义、贵阳四府义学数量占到义学总数的一半以上,是清代贵州兴办义学的重点地区。总体而言,贵州义学的发展进程呈现出以府州县为基点向乡村僻野全面铺开以及由内地向苗疆深入两大特点。 结语部分从边疆教化的视角研究贵州义学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地方性特色与意义。在特点方面:第一,清政府对于贵州不同地区义学制定了灵活的教育政策,主要表现在对苗疆义学的政策倾斜。第二,与一般意义上仅为启蒙幼童而设的义学不同,贵州义学的教化对象非常广泛,突出表现在苗兵义学与普通义学的共同发展,把苗兵教育与苗童教育相结合。贵州义学的历史意义表现在:一方面具有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启蒙教育的普及和边地风俗改变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具有广行教化,培养人才,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的功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7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10-11
  • (一) 选题缘由10
  • (二) 选题意义10-11
  • 二、学术史回顾11-14
  • (一) 相关论著中对贵州义学的涉及11-12
  • (二) 研究贵州义学的论文12-14
  • 三、史料运用与本文的基本思路14-15
  • 四、相关概念界定15-17
  • 第一章 清代贵州义学设立的历史背景17-28
  • 一、义学的起源与发展17-20
  • 二、清代的民族文教政策与贵州义学的设立20-22
  • 三、清代贵州义学设立的具体措施22-28
  • (一) 中央及地方对贵州义学发展的重视23-24
  • (二) 发展贵州苗疆义学的优惠政策24-28
  • 第二章 清代贵州义学的建置沿革28-46
  • 一、贵州义学的建置沿革29-42
  • 二、清代贵州的社学与义学42-46
  • 第三章 清代贵州义学的时空分布及成因46-60
  • 一、清代贵州义学的时间分布特点及成因46-52
  • (一) 贵州义学时间分布概况46-47
  • (二) 贵州义学的发展阶段及特点47-52
  • 二、贵州义学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原因52-58
  • (一) 全省地域分布概况52-54
  • (二) 贵州各府义学的地域分布特征54-55
  • (三) 贵州义学地域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55-58
  • 三、清代贵州义学之推进历程58-60
  • 结语60-66
  • 一、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60-62
  • (一) 教育政策的灵活性:对苗疆义学的政策倾斜60-61
  • (二) 教化对象的广泛性:苗兵教育与苗童教育相结合61-62
  • 二、清代贵州义学设立的意义62-66
  • (一) 促进了贵州少数民族启蒙教育的普及和边地风俗的改变62-64
  • (二) 广行教化,培养人才,维护地方社会稳定64-66
  • 参考文献66-73
  • 后记73-74
  •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军;高振云;;清代民间节日体育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1期

    2 ;贵州举办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鼓励网络投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3 张士尊;;清代盛京大凌河马厂兴废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邓琳君;;贵州省湿地保护立法评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张颖华;;清代自然灾害危机应对策略研究[J];求索;2011年06期

    6 刘国贤;;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贵州省1990年以来就业状况分析[J];中国就业;2000年06期

    7 王治航;胡细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研究[J];中国报业;2011年02期

    8 刘文鹏;;清代科道“风闻奏事”权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响[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9 张世友;;清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高晓波;;清代安多民族聚居区的政区设置变化及其原因[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光辉;;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静;;在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和2006年年会上的讲话[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伟;;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公众综合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九地州市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思明;;在贵州省老年大学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A];贵州省老年大学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2年

    5 ;贵州省畜禽品种改良站[A];中国猪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成立大会会刊[C];2003年

    6 杨胜元;张建江;王林;;贵州省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成效[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立;何梅;孙超;;贵州药用植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8 周正媛;黄冀;;浅析生态环境用水在贵州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A];纪念贵州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选集[C];2005年

    9 朱佳文;;贵州人才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燕;彭万章;;贵州省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贵州日报;2008年

    2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N];贵州日报;2009年

    3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N];贵州日报;2010年

    4 ;[N];贵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万松;[N];中国邮政报;2008年

    6 记者 李琦琨;[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7 刘南勇;[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N];贵州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庆;[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10 记者 王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欢;贵州省旅游资源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于庆华;贵州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晓U

    本文编号:280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80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9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