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协调中的共同意图对4~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14 18:35
本论文通过实验法研究了人际协调活动中的共同意图对4~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目标包括:(1)考察人际协调中的共同意图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考察不同形式的共同意图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由三个实验组成,其中实验一考察了共同意图的亲社会功效,为后面2个分研究奠定了基础;实验二对实验三的结论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形式的共同意图产生的亲社会作用;实验三将实验二的结论进一步推广到任务解决范式中,并探索了共同意图对更为复杂、广义的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实验一通过控制节奏稳定性这一共同框架操纵共同意图,考察了共同意图在音乐合奏活动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同时,实验还探索了协调活动参与者行为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相似性和关联性与节奏稳定性的交互作用。具体而言,本研究在干预阶段设计了一个音乐游戏,在游戏中通过节奏稳定性操纵共同意图的产生,通过节奏型控制参与者行为的相似性和关联性。该研究采取了 2(稳定节奏、不稳定节奏)×3(相似节奏型、关联节奏型、随机节奏型)的设计,134名五岁儿童组成同性别的两人小组,被随机分配到六种情境之一参与音乐游戏,游戏结束后,实验者通过录像观察两人在后续两个无关任务中的合作倾向和帮助倾向。研究结果显示:(1)演奏节奏稳定、共同意图明显的儿童比起演奏节奏随机、共同意图不明显的儿童,在之后的互动中表现出更高的合作和帮助倾向。(2)演奏相似的节奏型和关联性的节奏型的儿童与演奏随机节奏型的儿童,在之后互动中合作和帮助的频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二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共同意图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该研究通过音乐合奏的协调强度操纵共同意图的形式,探索了不同协调强度诱发的共同意图对儿童配合行为的影响。在该研究中,78名六岁儿童组成同性别的两人小组,被随机分配到高强度协调和低强度协调两种不同情境下参与音乐合奏任务,其中高强度协调任务要求儿童轮流一人演奏一小节,低强度协调任务要求儿童轮流一人演奏八小节。演奏结束后,实验者通过录像观察两人在后续无关任务中的合作倾向。研究结果显示:参与高强度、高密度的合奏的儿童选择合作完成任务的频率显著高于参与低强度、低密度的合奏的儿童。这表明高强度协调诱发的共同意图产生的亲社会功效高于低强度协调诱发的共同意图。实验三在任务解决范式中考察了协调强度对更加广泛的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具体说来,该研究采取了合作搭积木任务的范式,考察了积木任务中协调强度对儿童后续分享/帮助行为以及对陌生儿童慷慨度的影响。同时,该研究还重点考察了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在该研究中,138名四岁儿童组成同性别的两人小组,被随机分配到高强度协调和低强度协调两种不同情境下参与积木任务,其中高强度协调任务要求儿童在积木的每一层都合作,低强度协调任务只要求儿童在即将完工时合作,两个任务的最终产品、难度和分工量均相同。任务结束后,实验者通过录像观察两人在后续两个无关任务中的分享/帮助倾向以及对陌生儿童的慷慨度。结果显示:(1)高强度协调组的儿童分享/帮助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低强度协调组的儿童。(2)高强度协调组的儿童匿名分享给陌生儿童的贴画个数显著高于低强度协调组的儿童。(3)男生分享给陌生儿童的贴画个数显著高于女生,对于搭档也表现出更强的分享/帮助倾向。研究结论:(1)明确的共同意图对亲社会行为有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可以覆盖动作相似性和关联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无论在音乐合奏任务中还是在问题解决范式中,高强度协调的合作任务能更好地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且这一亲社会性可以推广到与匿名第三方的互动之中。(3)本研究中男生的亲社会倾向总体来说高于女生。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4.1
【部分图文】:
图2.1研究思路及基本流程图逡逑
2.2实验材料逡逑本研宄所用器材包括两组手鼓、两组摇铃、一台监控器、三套跳棋、四条围逡逑裙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主要作用是在屏幕上播放视觉刺激,从而诱逡逑发儿童的演奏行为。逡逑为了较为准确地控制儿童的演奏,我们用python编写了一款小游戏来辅助逡逑音乐活动。在这个游戏中,实验者展示给两名儿童一个屏幕,屏幕上小鼓的图案逡逑和摇铃的图案不断从顶部掉落下来,小鼓总是从左边落下,摇铃总是从右边落下。逡逑在屏幕高度的三分之一处有一条黑色的线,当小鼓落到线上时,左半边的线会变逡逑红,当摇铃落到线上时,右半边的线会变红;线变红的同时,屏幕还会发出一声逡逑钢琴音的提示音(图3.邋1)。儿童的任务是在乐器图标掉落到线上的时候演奏(小逡逑鼓落到线上小鼓就拍一下,摇铃落到线上摇铃就摇一下)。这种游戏方法与一些逡逑常见的电子音乐游戏(比如太鼓达人、节奏大师等)较为类似,所以儿童基本都逡逑可以很快掌握游戏规则。通过控制图标掉落的频率和速度,我们可以诱发儿童按逡逑照各种节拍演奏出各种节奏型,从而考察音乐合奏中包括节奏的稳定性、节奏型逡逑的相似性和关联性等一系列变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逡逑
逦第三章研究1音乐活动中的共同意图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逦逡逑两个图案时,两个图案的掉落时间间隔0.5秒。在所有情境中,一分钟内掉落的逡逑小鼓和摇铃的总量都是相同的。逡逑情境1:稳定节奏,相似节奏型。图案以60拍每分钟(bpm)的速度匀速下降逡逑(第一个小鼓掉落后一秒钟,第一个摇铃掉落,依次反复),摇铃掉落的个数总逡逑是重复小鼓掉落的个数:如果小鼓一拍内只掉落了一个,摇铃下一拍就也掉落一逡逑个;如果小鼓一拍内掉落了两个,摇铃下一拍就也掉落两个。在这一情境下,小逡逑鼓的节奏型与摇铃的节奏型完全相同。具体演奏样本参照图3.邋2。逡逑
本文编号:2818518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4.1
【部分图文】:
图2.1研究思路及基本流程图逡逑
2.2实验材料逡逑本研宄所用器材包括两组手鼓、两组摇铃、一台监控器、三套跳棋、四条围逡逑裙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主要作用是在屏幕上播放视觉刺激,从而诱逡逑发儿童的演奏行为。逡逑为了较为准确地控制儿童的演奏,我们用python编写了一款小游戏来辅助逡逑音乐活动。在这个游戏中,实验者展示给两名儿童一个屏幕,屏幕上小鼓的图案逡逑和摇铃的图案不断从顶部掉落下来,小鼓总是从左边落下,摇铃总是从右边落下。逡逑在屏幕高度的三分之一处有一条黑色的线,当小鼓落到线上时,左半边的线会变逡逑红,当摇铃落到线上时,右半边的线会变红;线变红的同时,屏幕还会发出一声逡逑钢琴音的提示音(图3.邋1)。儿童的任务是在乐器图标掉落到线上的时候演奏(小逡逑鼓落到线上小鼓就拍一下,摇铃落到线上摇铃就摇一下)。这种游戏方法与一些逡逑常见的电子音乐游戏(比如太鼓达人、节奏大师等)较为类似,所以儿童基本都逡逑可以很快掌握游戏规则。通过控制图标掉落的频率和速度,我们可以诱发儿童按逡逑照各种节拍演奏出各种节奏型,从而考察音乐合奏中包括节奏的稳定性、节奏型逡逑的相似性和关联性等一系列变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逡逑
逦第三章研究1音乐活动中的共同意图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逦逡逑两个图案时,两个图案的掉落时间间隔0.5秒。在所有情境中,一分钟内掉落的逡逑小鼓和摇铃的总量都是相同的。逡逑情境1:稳定节奏,相似节奏型。图案以60拍每分钟(bpm)的速度匀速下降逡逑(第一个小鼓掉落后一秒钟,第一个摇铃掉落,依次反复),摇铃掉落的个数总逡逑是重复小鼓掉落的个数:如果小鼓一拍内只掉落了一个,摇铃下一拍就也掉落一逡逑个;如果小鼓一拍内掉落了两个,摇铃下一拍就也掉落两个。在这一情境下,小逡逑鼓的节奏型与摇铃的节奏型完全相同。具体演奏样本参照图3.邋2。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敏;刘文;林琳琳;张雪;;学前儿童互惠行为的发展、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7年07期
2 郭丽莎;刘革;;同步行为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22期
3 徐晓惠;李晶;朱莉琪;;婴幼儿对合作行为共享性特征的理解[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9期
4 刘倩;康丽;苏杰;;4岁~5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年11期
5 谢文澜;汪祚军;王霏;张林;;合作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1期
6 秦洁;陈晓平;;集体意向辨析[J];学术研究;2012年06期
7 张丽玲;白学军;;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3期
8 朱静敏;张慧影;李亚伟;;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0年08期
9 寇_g;洪慧芳;谭晨;李磊;;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10 马娥;丁继兰;;3—6岁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亲社会行为性别差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乔梦琳;;关于模仿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本文编号:2818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81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