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学习策略、材料复杂性和强化措施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6 15:23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高效自主的学习模式,如何提高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自然就成了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学习策略有利于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当代教育十分重视各种学习策略的应用。概括要点策略是教育教学当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精加工策略,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增强学习者的长时记忆。而提取练习策略是近几年教育者和研究者较为关注的另一种学习策略,有研究指出,提取练习可以增强学习者的长时记忆,增强学习效果。但是它的作用总是被低估,常被作为评估学习成绩的工具,所以本研究拟将提取练习纳入测试中,考察相对于概括要点,提取练习对增强学习效果的有效性。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在学习者前期知识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材料复杂性是影响内部认知负荷的唯一因素,元素交互性的高低决定其占用认知资源的多少。而像反馈和外在奖励等强化措施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引导其加大认知努力,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从而增加了加工任务中有建设性的认知资源。以往研究分别考察了复杂材料或反馈对提取练习策略优势效应的影响,但是关于概括要点和提取练习两种学习策略、材料复杂性和有无强化措施如何交互作用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尚不清楚。从理论角度讲,对这一问...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学习策略、材料复杂性和强化措施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实验一流程图

学习策略,交互作用,复杂性,材料


图 3-2 在较短时间的延迟测试中,材料复杂性和学习策略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图(*表示在 0.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 0.05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 0.01 水平上显著;竖线代表标准差)材料复杂性和学习策略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2,114)=4.66,p<0.05,ηp2=0.08。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当学习材料是简单材料时,学习策略之间的差异显著,F(2,114)=9.74,p<0.001,ηp2=0.15,概括要点的成绩(96.80±2.06)和提取练习的成绩(96.76±2.58)显著高于基线条件的成绩(85.03±2.12),概括要点的成绩和提取练习的成绩之间差异不显著;当学习材料是复杂材料时,学习策略之间的差异显著,F(2,114)=11.71,p<0.001,ηp2=0.17,概括要点的成绩(64.76±4.92)和提取练习的成绩(56.35±6.16)显著高于基线条件的成绩(31.46±5.07),概括要点的成绩和提取练习的成绩之间差异不显著。材料复杂性和学习策略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图见图 3-2。学习策略、材料复杂性和反馈的三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F(2,114)=0.39,p>0.05,ηp2=0.007。

学习策略,复杂材料,复杂性,交互作用


无)× 3 学习策略(概括要点,提取练习,基线条件)的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材料复杂性主效应显著,F(1,114)=544.23,p<0.001,ηp2=0.83,简单材料的成绩(74.22±2.53)显著高于复杂材料的成绩(10.29±1.54)。学习策略主效应显著,F(2,114)=7.15,p<0.01,ηp2=0.11,概括要点的成绩(47.98±2.49)和提取练习的成绩(44.08±3.12)显著高于基线条件的成绩(34.71±2.56),概括要点的成绩和提取练习的成绩之间差异不显著。表 3-2 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试较长时间的延迟测试成绩(M±SD)有反馈 无反馈简单材料 复杂材料 简单材料 复杂材料概括要点 83.76±22.04 20.83±19.53 74.84±23.89 12.48±15.03提取练习 77.78±17.82 3.65±6.11 83.80±17.02 11.08±13.61基线条件 63.25±21.94 3.94±10.23 61.90±32.49 9.76±16.6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取练习在记忆保持与迁移中的优势效应: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解释[J]. 周爱保,马小凤,李晶,崔丹.  心理学报. 2013(08)
[2]外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影响研究概述[J]. 李俊茹,杨晶.  成功(教育). 2012(06)
[3]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 刘电芝,黄希庭.  教育研究. 2002(02)
[4]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J]. 余江敏.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1(01)
[5]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动机与奖励的研究[J]. 刘春.  心理科学通讯. 1988(06)



本文编号:3459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459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2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