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当今中国社会阶层流动
本文关键词:教育与当今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教育的视角来解析我国当今社会阶层的现状与问题;指出与组织、经济资源相比,教育是社会各阶层较容易获得的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和推进高等教育民主化等方法是使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 社会阶层流动 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 教育民主化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动态变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变化就是社会阶层流动。西方社会学家视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变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认为其有利于人尽其才,认为社会越开放,阶层的流动率越高。[1]一般而言,社会阶层流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一为;认识当前社会现象的两把钥匙——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郭强;试论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与转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3 粟守廉;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变化及几点思考[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4 冯培;社会变革中的大学青年与高等教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刘婵;;论我国中产阶层的界定标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6 李福华;尹增刚;;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7 萧今;教育经济学和教育发展的挑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8 雷万鹏,钟宇平;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10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宫浩钦;;产品中的社会分层结构[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2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吴玫;;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的一些认识问题[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王学海;;学术权力概念及学术权力主体[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洪芳;;高等教育独立性的评价标准及其意义[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重塑权威、重塑核心[D];复旦大学;2004年
2 宋福范;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柴华奇;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D];西北大学;2003年
10 韩晓东;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茉蓉;中国政府再造的基本动因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石方军;湘西农民现代化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熊英;当代我国弱势群体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雪岩;中国高等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5 陈何芳;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晓萍;国家—社会视域下的权利—权力与权利—义务[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党晨飞;土地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为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若干理念及其伦理辩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林智鑫;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邓玮;当代中国精英流动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克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郭华;试论新加坡的精英教育[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3 董泽芳,李晓波;高等教育公平观与高等教育分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黄贵明;略论我国社会分化的三个维度[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王绵森,魏战线,常争鸣;实施按层次分流培养的初步实践和体会[J];大学数学;2002年06期
6 陈民,张祥云;高校专业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7 赵文华;论作为一种专业组织的高等教育系统[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8 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9 别敦荣;美国大学定位与个性化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李秀娟;按学科大类招生 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松涛,郑小兰;多措并举 有效增加我省教育资源供给[J];探索与求是;2002年03期
2 柯速约,杨绍文;论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年02期
3 侯明中;中学历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10期
4 王青;教师期望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5年07期
5 许永敏;;试论网络教育资源的协作开发和共享应用[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周妤;卢琰;;高等职业技术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情报探索;2006年04期
7 高焕祥;;叩问教育的真谛[J];生活教育;2006年05期
8 周晓静;;教师:穿行在角色人与自然人之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3期
9 付婷婷;;农村教育资源流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10期
10 沈有禄;;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公平杠杆——教育券[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艳玲;;构建以效率为主导的学校评价[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许永敏;;试论网络教育资源的协作开发和共享应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泰峰;邹永毅;周通德;;教学与学习环境网络化建设与应用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惠林;;黑龙江省教育资源层次配置的分析与对策[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相关原理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陆玲;;浅谈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文静;辛涛;;学校教育资源对科学素养成绩的影响——一项跨文化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力;;提高校园网教育资源有效性的应用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朱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资源再分配探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芦新海;;现代远程教育及其技术[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豁 朱薇;教育资源应更多地向农村倾斜[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记者 茆琛;名校“掐尖”:“弱校”说不公,清退家长又不干[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朱四倍;如何终结教育资源地方化[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王利兴;教育资源网格促进信息化建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刘尧;优化配置市区教育资源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N];巢湖日报;2006年
6 高峰毅;夯实知识的基石[N];忻州日报;2008年
7 魏莹;市督察组督察全市城乡教育资源工作[N];固原日报;2008年
8 李晶琳;民办学校教育资源不该闲置[N];黑龙江日报;2005年
9 殷昌盛 李金健;政府可考虑入股民校开发教育资源增量[N];东莞日报;2011年
10 山东 苍山子;网格教育资源经销 不能玩概念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霞;我国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马燕;基于网格社区的教育资源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小坡;清代江南公共教育资源筹措配置的历史地理学分析(1644-1911年)[D];复旦大学;2008年
9 荆永君;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与调度算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瓒;教育场域中的资源争夺、创造与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利;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及财政政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2 王云华;中外择校问题的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守义;基于聚类的教育资源个性化信息服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凌锋;基于语义网的教育资源共享模型[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汪琳;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及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永贤;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月进;庆阳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春燕;开放教育资源模式及运行情况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方伟;基于元数据的教育资源非结构化数据组织管理[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柳杨;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中的教育资源组织与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与当今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5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