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校高中生抑郁症状及求助现状调查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某校高中生抑郁症状及求助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某高中生的抑郁状况及求助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5月对北京某高中413名15~18岁高中生进行了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98份。结果使用BDI-Ⅱ筛查抑郁症状阳性者共140人(35.2%),其中中度抑郁及以上者占28.6%;不同性别、民族、年级的高中生抑郁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抑郁得分分级的提高,寻求心理援助的比例增加(P0.05),女生寻求心理援助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但总体而言,有抑郁症状的中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15.0%)和非专业心理援助(54.3%)的比例均较低,中学生更倾向于寻求非专业心理援助。结论高中生存在抑郁问题,但寻求心理援助行为不足。应针对高中生群体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对心理服务的利用能力。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抑郁 卫生服务需求 学生
【分类号】:B844.2;R749.4
【正文快照】: 青年期(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定义为15~24岁)是世界观形成、心理自我塑建的重要时期,也是面临诸多困扰,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乃至精神障碍的时期。心理障碍在青年的疾病负担中占很大比例,如对维多利亚和澳洲的一项研究显示,心理障碍占15~24岁青年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的60%~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春花;唐登华;王金凤;汪勇;范春玲;宋鹂;迪慧;王进;;重点中学中学生6307人的抑郁障碍现况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0期
2 徐俊冕;Beck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心理科学;1991年04期
3 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芳;;编辑心理自助系统的构建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郭永刚;;学校危机干预的新视角——基于学生主体的分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梁建春;抑郁与人际行为特征[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4 张廷朝;;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J];纺织教育;2010年03期
5 侯永梅,康斌,林举达,邹晓波;开放式病房中认知疗法结合百优解治疗老年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姜海燕;王芬芬;侯日霞;;大学生心理求助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6期
7 王萌;;“求助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的先导作用[J];高校辅导员;2013年02期
8 李稚琳;;大学新生心理回访之探究[J];大学教育;2013年16期
9 高静静;范秀珍;;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年13期
10 杨盈;;复原力与大学生心理求助相关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金一波;抑郁个体情绪认知机制及干预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郝志红;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模型与干预实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启文;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文s,
本文编号:538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3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