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传统范式的控制

发布时间:2017-07-17 08:15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传统范式的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传统 范式控制


【摘要】:从西周到清帝国的这三千年里,具有独特价值追求标准和集体意识心理的中国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所逐渐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基督教"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文化,它自身所具有超强的稳定性、继承性和惯性,对中国超稳定的教育传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科技史学家库恩提出了"范式理论",这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认识世界的框架和价值标准,是集信念、理论、技术、价值等为一体的一个范畴。三千年所传递下中国教育传统是在具有一体性价值判断标准、集体意识心理的中国"伦理———政治"文化范式的影响下形成的,这就是库恩所描述的"范式"控制下的结果。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传统 范式控制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的结构》中系统阐述了“范式(parad igm)理论”并提出“范式”这一概念,虽然库恩的“范式”概念有21种不同含义的解释,但基本意思大致相同,认为范式是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是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世界的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星云;;中国古代用人取士考略[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J];齐鲁学刊;2007年04期

3 刘结实;;论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薛云;;华北根据地婚姻自由障碍因素论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8 戴剑;张振华;;多元化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与变迁[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9 赵亮;;论社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异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胡丁慧;;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在德育中的借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娄瑞雪;;试析科学合理性问题—以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杨韬;;对科学发展的重新认识——构建中国科学大范式的探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欧阳小婷;企业危机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杨;网络与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志刚;礼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张应强;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3 林U,

本文编号:552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52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