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本文关键词:某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精神卫生 女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因子分 阳性项目数 艾森克个性问卷 症状自评量表 统计学意义 人际敏感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她们心理健康的因素,探索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南京财经大学693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9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文科女大学生与理科女大学生在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恐怖、阳性项目数5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人格神经质纬度和消极应对总分均与SCL-90呈正相关,主观支持总分与SCL-90呈负相关。结论在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3个方面因素,制订相应的行政措施,以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桥头校区医院;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女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因子分 阳性项目数 艾森克个性问卷 症状自评量表 统计学意义 人际敏感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已逐年上升。据统计,1992年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女性比例已分别达到了33.7%和24.8%。在大学工科毕业生中女性已占到27%[1]。女大学生上学、就业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压力。因此,为了学业有成、分配顺利,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乔;1980年国际价值会议在日本举行[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2 吴黛英;张洁小说艺术特色初探[J];求是学刊;1981年03期
3 刘筱英;运动与月经(文献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1年04期
4 吴亚男;大学女生月经期体育课初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5 王学忠 ,王石金;爱情与责任的天平[J];求是学刊;1982年05期
6 储兆瑞;美国社会问题种种[J];社会;1982年04期
7 马英华;;最大吸氧量间接测定法的初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82年05期
8 张粤民;;认真的探索 出色的表现——论张洁小说散文的艺术成就和特色[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9 刘丽萍;张艳芬;王一涛;;对大学女生组《标准》中项目的聚类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1982年03期
10 ;幼教拾贝[J];幼儿教育;198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焕琦;;试论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李笑燃;诺敏;;女大学生自卑人格的成因及调适[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霍明琨;;试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张宝山;刘宝泉;王建新;高风枝;;下岗纺织女工心理卫生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5 朱刚;;开发生活教育宝库 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在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上的讲话[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6 袁中选;余崇智;;采用LSP参数为特征的话者识别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7 梁燕;;精神科护理诊断问题初探[A];全国精神科护理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梁月娟;;重视青年学生的精神卫生教育[A];全国精神科护理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时海波;程雷;殷敏;陈智斌;徐进;乔宗海;A.Miyoshi;彭解人;陈洁珠;阮标;方润琪;阎利英;王凤中;张嵩玉;许丽娟;;大学生豚草花粉症流行病学调查[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张静;;大学生自尊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俞李;别让电子游戏机成为公害[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海淀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海淀区计划生育协会;青少年需要性健康教育[N];北京日报;2000年
3 邝富连;唱响主旋律[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杨咏梅;直面抑郁症[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宋美辰 杜卓 程丽丽;直击女生就业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江苇;大学生:你健康吗[N];中国质量报;2000年
7 吴明 摘;开展灾害社会心理干预[N];大众卫生报;2000年
8 记者范又;城市化造成儿童行为问题增多[N];光明日报;2000年
9 记者 陈光曼;健康体魂+健康心理=美好人生[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张华勇;给精神残疾人更多的爱[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戴庆康;权利秩序的伦理正当性[D];东南大学;2005年
4 简伟研;医疗费用支付制度选择的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5 蔡理;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基于心理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朱慧敏;《华师女大学生性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欣;形体课对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4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孟安启;慢性前列腺炎征候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6 任晓霞;测谎期间被试生理变化与MMPI各分值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苏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继利;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族群认同与群际归因的跨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明明;长春市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闫民;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健康女大学生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71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7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