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我国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15:06

  本文关键词:我国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 高规格化 现状 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和世界性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师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一系列新问题。如何科学准确定向,抓住战略发展机遇,主动应对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不断提升和强化教师教育的质量,在高规格水平上建构和实施教师教育,就成为我们应对教师教育新挑战的必要而必然的选择。 本文首先对我国教师教育高规格化进行了界定,明确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基本概念,概括介绍了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基本理念,其中包括现代教育质量观念、教师自主化观念、教育大众化理念、教师专业化理念以及教育终身化理念,为教师教育高规格化提供了理论支持。提出并科学的阐述我国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理念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难点,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其次对教师教育高规格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轨迹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剖析,对我国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 本文的最后两章是本研究的重点部分,尖锐地揭示了教师教育高规格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积极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教师教育 高规格化 现状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5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引言9-12
  • 1.1 选题的意义9
  • 1.2 选题的目的9
  • 1.3 选题的内容9-10
  • 1.4 文献综述10-11
  • 1.5 研究方法11-12
  • 第2章 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基本理念12-16
  • 2.1 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概念12
  • 2.2 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理念基础12-16
  • 2.2.1 现代教育质量观念12-13
  • 2.2.2 教师自主发展的理念13-14
  • 2.2.3 教师专业化理念14-15
  • 2.2.4 终身教育理念15-16
  • 第3章 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时代背景16-21
  • 3.1 教育质量现实要求与观念的历史转变16-17
  • 3.2 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要求17-18
  • 3.3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18-19
  • 3.3.1 国外教师教育发展18
  • 3.3.2 国内教师教育发展18-19
  • 3.4 教师教育大学化发展的历史背景19-21
  • 第4章 我国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现状和问题21-32
  • 4.1 我国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现状21-25
  • 4.1.1 教师教育目标的高规格化21-22
  • 4.1.2 教师教育内容的高规格化22-23
  • 4.1.3 教师教育组织方式的高规格化23-25
  • 4.2 我国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问题25-32
  • 4.2.1 教师教育高规格化观念模糊25-27
  • 4.2.2 教师教育目标的高规格化受到质疑27-28
  • 4.2.3 教师教育组织机构高规格化不达标28-30
  • 4.2.4 教师教育高规格化实施不到位30-32
  • 第5章 全面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高规格化发展32-44
  • 5.1 科学认识教师教育高规格化,形成健全的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理念32-33
  • 5.1.1 树立教师教育优质观念,强化教师教育高规格要求32-33
  • 5.1.2 科学认识教师的自主性,提升教师的高规格自我要求33
  • 5.1.3 深化健全的教师专业化理念,科学引导教师教育的高规格化发展33
  • 5.2 明确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目标,全面推进我国教师教育高规格化33-38
  • 5.2.1 通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来实现目标34-35
  • 5.2.2 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来实现目标35-36
  • 5.2.3 加强教师教育的法制化管理36-38
  • 5.3 规范组织体系,落实教师教育高规格的开放化发展38-40
  • 5.3.1 强化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职能,鼓励非师范类学校参与教师培养38-39
  • 5.3.2 合理规划师范院校的建设,同时提升师范性和学术性水平39-40
  • 5.3.3 扎实做好教师从业前后的培训工作40
  • 5.4 督促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具体实施,全面落实教师教育高规格化40-44
  • 5.4.1 健全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培养模式40-41
  • 5.4.2 优化教师教育高规格化的课程结构41-44
  • 结束语44-45
  • 参考文献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学新;教师教育体制变革发微[J];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05期

2 张振朝,李淑坤;面对教师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杨景海;论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梁忠义,王春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教师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5 林培英;;优化教师教育 开发教学资源[J];地理教育;2002年03期

6 胡志坚;中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三重困境及应对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7 李旭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条件下的教师教育[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欧阳常青;困境与出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院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9期

9 徐魁鸿;论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0期

10 齐运方;新型多科性地方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开创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2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曾晓东;;不同市场形态下开放教师教育的不同反应[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红安;郑颖;;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陈时见;;教师教育的源起与流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卫平 编译;美国呼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张婷;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马朝宏;老师的希望在老师的老师那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徐辉 季诚钧;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5 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组河北师大 徐莉;走出“小师范”的圈子,走“大教师教育”道路[N];光明日报;2004年

6 碧特瑞丝·阿瓦勒斯;怎样培养21世纪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安徽省怀远县实验小学 邵志武;新形势下的教师教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游海;推进教育创新 发展教师教育[N];江西日报;2004年

9 刘亚辉邋本报记者 刘昆;坚持教师教育本色[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邋商报实习记者 王晨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分社社长 刘立德 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 周雁翎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师教育用书编辑室主任 杨晓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教育部编辑 石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吴法源 李松;教师教育用书 多方求解愿景[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苗学杰;融合的教师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萍;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翔;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力群;论信息化社会与教师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殷晓峰;新时期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凌奇;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引领下的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段艳霞;综合性高校办理教师教育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张岩;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宋志英;高师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71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71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