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干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09:32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干预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成瘾 条件性情绪反应 心理干预


【摘要】: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这一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的非生化(行为)成瘾。现在,大学生活已经离不开因特网,但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使其学习、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一现象必须引起关注。 本论文以辽宁师范大学在校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单独访谈、个案研究等形式,首先对6名不同网络成瘾水平大学生被试进行了为期6周共18次的临床心理干预实验与观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学生个性化特点,接着又对1名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进行了个案实验研究,以进一步探讨条件性情绪反应心理干预法的有效性。 对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一些特征,找出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并验证了治疗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方法可以明显缓解个体停止网络使用时产生的焦虑,促进其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使其回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验证了此心理干预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成瘾 条件性情绪反应 心理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1 文献综述10-30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10-19
  • 1.1.1 网络成瘾的定义10-12
  • 1.1.2 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12-16
  • 1.1.3 网络成瘾的分类16-17
  • 1.1.4 CEI——条件性情绪反应心理干预方法17-19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9-27
  • 1.2.1 网络成瘾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19-25
  • 1.2.2 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的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25-27
  • 1.3 研究目的27
  • 1.4 研究意义27-28
  • 1.4.1 理论意义27
  • 1.4.2 实践意义27-28
  • 1.5 研究的理论假设28-30
  • 1.5.1 心理机制分析28-29
  • 1.5.2 治疗方法29-30
  • 2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30-42
  • 2.1 研究目的30
  • 2.2 研究方法30-34
  • 2.2.1 文献法30
  • 2.2.2 测试法30-31
  • 2.2.3 实验法31-34
  • 2.2.4 数理统计法34
  • 2.3 结果与分析34-41
  • 2.3.1 心理干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状的影响35-38
  • 2.3.2 心理干预对有网络成瘾症状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8-41
  • 2.3.3 心理干预的反馈调查结果41
  • 2.4 小结41-42
  • 2.4.1 心理干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状的影响41-42
  • 2.4.2 心理干预对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影响42
  • 2.4.3 被试对心理干预的反馈42
  • 3 对网络成瘾大学生A的个案研究42-49
  • 3.1 个案研究的目的42
  • 3.2 研究被试与方法42-46
  • 3.2.1 实验前研究对象的简况及主诉问题43
  • 3.2.2 对个案A的临床诊断43-44
  • 3.2.3 对个案A产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的分析44
  • 3.2.4 具体心理干预过程与方法44-46
  •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46-48
  • 3.3.1 心理干预前后主观观察记录及分析46-47
  • 3.3.2 利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试的情况及分析47-48
  • 3.4 小结48-49
  • 4 结论49-50
  • 5 建议50-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155-56
  • 附录256-63
  • 致谢63-6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艳秋;段易含;;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探讨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771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71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