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财政转移支付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6:13
本文关键词:强化财政转移支付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财政转移支付 贫困地区 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摘要】: 义务教育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长远大计。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大。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状况关系到义务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应由国家财政支持,具体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实现。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的一种重要的再分配形式,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天然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义务”。理论上,从转移支付方面来说,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来解决财政失衡问题,消除地区间存在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巨大差距,协调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的最终目标;从政府方面来说,政府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和优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从义务教育产品属性来说,义务教育是影响国家长远利益的公益事业,属于纯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来提供。纵观历史,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府层级过低,这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制度性原因。长期的经费短缺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基本办学条件无法保障,危房改造难以完成,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严重,义务教育负债状况严重等。我国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一直没有间断,先后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两免一补”等多项转移支付项目。然而,相对于义务教育的需求来说,转移支付规模过小,支出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体制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没有起到教育公平的作用。要使财政转移支付充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前提是科学界定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强化基层政府的管理责任;重点是建立起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转移支付体制,加强对义务教育资金的预算管理。 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和省应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同时基层政府要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将本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质量与政府官员的荣辱升降联系起来,切实承担起对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在具体操作层面,要设置明确、合理的转移支付标准,加强对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流通环节的监督和监管,建立起完善、科学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体制。权力机关要充分发挥其对政府财权的约束,加强对义务教育资金的预算管理。最终目的在于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逐步缩小与城市义务教育的差距,实现基础教育公平。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 贫困地区 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2.3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导论11-17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二、理论研究综述12-15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5
- 四、论文框架15
- 五、论文的创新及不足15-17
- 第一章 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理论依据17-22
- 一、财政转移支付17-19
- 二、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职能分析19-22
- 第二章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状况22-29
- 一、以“民”为主时期22-24
- 二、以县为主时期24-26
- 三、义务教育全免费时期26-29
- 第三章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29-37
- 一、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规模过小29-32
- 二、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体制不合理32-37
- 第四章 财政转移支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37-46
- 一、明确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主体37-40
- 二、基层地方政府要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40-41
- 三、规范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转移支付体制41-44
- 四、界定地方政府与权力机关的财权,加强义务教育资金的预算管理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1-5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刚;;基于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剪刀差”现象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于冉;;公共财政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鑫;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刘娜;义务教育纵向财政失衡及其矫正[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73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7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