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论信息对称视域下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26 02:03

  本文关键词:论信息对称视域下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对称 家庭教育 人际关系 主体间性关系 对称环境 信息认知 获取信息 个人主体性 长辈 重构策略


【摘要】:从解析"信息对称"概念入手,论述重构信息对称环境下以信息认知对称为目标的家庭教育"主体间性"关系,通过分析家庭教育中的人际角色及其特征,提出从长辈角色的角度论述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的重构策略。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信息对称 家庭教育 人际关系 主体间性关系 对称环境 信息认知 获取信息 个人主体性 长辈 重构策略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一、“信息对称”概念刍议综合学术界现有的使用“信息对称”概念的研究来看,笔者总结认为“信息对称”概念包含了两层深意:一是信息社会的数字化环境提供了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从而促成了信息对称环境;二是指信息关联方对信息认知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泳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读马卡连柯《父母必读》所想到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丛周;婚姻家庭关系心理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3 赵可;青少年犯罪问题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卢善庆;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王锦厚;伍加伦;;郭沫若和他的大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何民胜;;特别信箱[J];人民教育;1980年08期

7 崔介;;省编《教育学》重新修改即将出版[J];湖南教育;1980年06期

8 桢夫;;家访杂谈[J];湖南教育;1980年07期

9 张天龙;;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初步探讨[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10 毓苗;;大家来关心幼儿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春慧;;试谈少儿图书馆服务一二三[A];福建省迎接21世纪的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俞国良;张登印;罗晓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其认知发展、学习动机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德育工作上台阶 影视教育功不可没[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4 项光勤;;关于家庭教育中的性健康教育问题的几点理论思考[A];江苏省首届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千里;继勇;;学习陶行知诗歌的点滴体会[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6 查有梁;;西部大开发中的大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蒋莉;;浅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8 鞠桂珍;;校长培训也要瞄准素质教育大目标[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9 毛贞定;;加强少儿图书工作 推进学生素质教育[A];福建省首届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粟品孝;;宋代士人家庭教育中的母教[A];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祝莲 陈黎明 王晓雨;富裕家庭教育的忧与喜[N];安徽日报;2000年

2 辛华;孩子智力好 母亲最重要[N];安徽日报;2000年

3 北京教科院 王晓春;家庭教育有误区[N];北京日报;2000年

4 韩春旭;爱是家庭教育的灵魂[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百木;日本人de家庭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6 记者 马俊民;北京为流动儿童家长补课[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刘天柱;社区办教育为家长学校撑起一片蓝天[N];中国妇女报;2000年

8 记者 姚鹏;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N];中国妇女报;2000年

9 姜兴元;寒亭一中构筑立体德育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赵正元;京城家庭教育大变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建新;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林嘉永;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全清;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惠蓉;中学差生的自我价值感及其与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黎静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家庭合作教育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亚宁;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小红;宋代宗室子弟教育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6 梁飚;基于INTERNET的企业大信息营销理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1年

7 李天燕;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杨曦;成都高新区离异单亲家庭普高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南钢;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万礼修;中学生问题行为与人格特征、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96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96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