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18:31

  本文关键词: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听觉障碍学生 唇读 语音识别 视素 听觉辅助 听觉语言环境


【摘要】:听觉是人的主要感觉通道,听觉障碍学生因听力损失,更多以眼代耳,通过唇读和使用手语来进行语言交流。唇读作为一项复杂的视觉语言认知活动,其主要涉及到视觉认知、动觉认知与语言认知,尽管国外对此研究非常深入,但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在综述有关唇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实验,分析了听觉损伤、听觉辅助、听觉语言交流环境对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技能发展的影响。 论文的第一部分回顾了唇读训练在我国口语教学中地位与作用之演变历程,主要分析了唇读的两种不同大脑机制:特定区域整合模型和信息传输接替模型,阐述了唇读信息加工机制的代表性观点与争论之焦点,探讨了应用唇读辅助技术的进程,,最后提出了本研究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采用系列实验逐步考察听觉语言经验对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影响。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实验研究,包括4组10个实验,第1组的3个预实验主要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为后3组实验选取实验素材与施测方式做好铺垫;第2组的3个实验主要考察了听觉损伤对唇读语音识别的影响;第3组的2个实验主要考察了助听器在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过程中的作用;第4组的2个实验主要考察了听觉语言环境对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实验1发现,测试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唇读语音识别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即单字条件优于词语条件;实验2发现,被试与主试的熟悉程度显著影响了唇读语音识别的效果,即存在熟悉效应;而实验3发现,测试的条件对唇读语音识别的效果无显著影响,即人测与机测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2)听觉损伤并不必然造就优秀的唇读专家。实验4发现;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的唇读能力相当;实验5发现,听力损失发生的时间对唇读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实验6发现,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并不意味着唇读能力越高。(3)听觉辅助显著提高了唇读语音识别的效果。实验7发现,配戴助听器的听障学生唇读技能显著高于未配戴助听器的听障学生;实验8发现,视听条件的唇读效果显著高于视觉条件,视觉条件的唇读效果显著高于听觉条件。(4)听觉语言交流环境有利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语音认知技能的提高。实验9发现,聋校口语教学对学生唇读技能的发展作用尤为明显;而实验10发现,家庭听觉语言环境的作用并不显著。(5)所有10个实验都发现,音素可见性在唇读语音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显著。 论文第三部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综合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如下建议:(1)利用音素可见性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唇读训练,既然唇读训练的难点在于声母,可以考虑构建声母识别的辅助系统(包括手指语辅助与触觉辅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76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秀辉;;关于1999~2008年我国“听障”或“聋”选题的研究状况与分析——基于特殊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2期

2 雷江华;方俊明;王伟忠;梅艳红;;听障学生唇读语音识别视听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3 方俊明;雷江华;;基于聋人语言认知基础的综合语言教育模式构建[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5期

4 雷江华;熊琪;张军华;梅艳红;;听障学生唇读语音识别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7期

5 雷江华;刘爱民;张军华;;视素可见性在听障学生唇读汉语元音识别中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亚玲;基于单视觉通道唇读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斯斯;语音编码在听障大学生唇读不同形态汉语元音识别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玉洁;基于复杂背景下手语识别技术的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卢荣;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在手语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0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40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a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