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收入 受教育水平 面板数据 舒尔茨受教育年限法
【摘要】:本文对目前衡量受教育程度相对有效的舒尔茨教育年限法加以跨级累进修正,避免受教育程度级次变化导致的指标数据剧烈变化,进而选取1985—2005年间全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从总体和分地区角度探讨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及地区差异。研究显示,总体上受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作用,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高于物资资本和政府支持;从分地区层面来看,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作用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区域异质性对农民收入会产生递增效应和流出效应。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技术扩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编号:7087307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3.8;G729.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农民增收问题是各级政府长期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国富”的基础上如何真正实现“民富”,尤其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也是经济危机背景下国家扩大内需、稳定宏观经济的必要条件,更是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菊红,袁飞;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2 张兴杰;张沁洁;;家庭人力资本结构与农村贫富差距[J];社会科学家;2008年01期
3 张茜;;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的动态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李传志,魏安民;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关系的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周晓,朱农;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汇;;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2 张磊;;加强和创新农民培训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3 运迪;;论当代中国农民教育的“双重”动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冯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5 刘薇,侯军岐,张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化推广现状调查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6 郑彩祥;张黎;;试论知识农业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7 张玲;;农民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湖北2004年固定观察点农户的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8 吴新生;晋新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9 刘宇鹏;张桂春;;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10 梁贤艳;吴淑娴;;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中国近代利率史课题组;彭凯翔;陈志武;;“水浅而舟重”:近代中国农村借贷中的市场机制[A];中国工商业、金融史的传统与变迁——十至二十世纪中国工商业、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学著;梁贤艳;;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恒;;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5 刘茂松;;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路径——中国农业工业化理论与战略[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晖;陈漫涛;;新农村建设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寻查与反思——来自湖南五市六乡十二村的调查[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应小丽;;理性与道义:农民群体行为的逻辑——以花村村民争取Y某选民资格为例[A];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郎秀云;;现代农业:美国模式和中国道路[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9 鄢军;陶忠元;;关于农村组织研究的一个理论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杜屏;;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个人影响因素[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永木;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向佳玲;武汉市农民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张侃;不同类型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强;农村金融新政下湖北省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钱静芳;江西省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光国;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和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3期
2 白菊红,袁飞;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3 靳光华,孙文生;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年04期
4 钱雪亚,张小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3期
5 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04期
6 蔡f ,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松;;关于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2 谢永鸿;;论城市化、工业化、教育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2期
3 ;编者之声[J];经济管理;2010年08期
4 陈险峰;李龙梅;李卓琳;;海南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1年09期
5 吴昒;;把握农民收入倍增的科学途径[J];江苏农村经济;2011年07期
6 冉光和;徐鲲;李敬;;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分工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7 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8 江丽;;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湖北、陕西三省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9 肖卫;朱有志;;农民专业化合作的产生与效率的实证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钟鸣夏;;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岭;;农民受教育水平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益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变动的宏观视角研究——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3 张燕英;;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王东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市场开拓[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易经章;温秋兴;;湖南省农业支持政策效果实证分析与政策创新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李谦;;云南省漾濞县农民收入现状探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7 罗学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谈[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8 崔海兴;王立群;;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现代化——基于河北省沽源县的实证分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白人朴;;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郭亚军;姚顺波;;退耕还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吴起、定边和华池三县为例[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勇;两性受教育水平差距明显缩小[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陈绍平;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健康增长的途径[N];抚州日报;2005年
3 刘秀湖邋本报记者 张辉;老爷庙镇大棚作物好农民收入高[N];辽宁日报;2008年
4 统宣 任桂艳;改革开放30年 农民收入翻五番[N];黑龙江日报;2008年
5 江宣;农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N];江苏经济报;2008年
6 王娟 张建平;农民收入:从96元到5386元的飞跃[N];焦作日报;2008年
7 记者 孙玮 通讯员 兰际明;前三季度我市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N];丽水日报;2008年
8 记者 苏建平 通讯员 权国兴;西宁城北区农民收入前三季度增长快[N];青海日报;2008年
9 朱进 马桂祥 苗蓓;如何保证农民收入连续保持10%增长[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郝宝 李浴霖;太仆寺旗农民收入稳步增长[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巍;农民收入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陆慧;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李红;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4 樊丽淑;中国经济转型期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小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丁赛;政府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牛蕊;国际贸易对工资与就业的影响:中国工业部门的经济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张小兰;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丁文恩;基于公共财政视角的财政农业投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曰江;莱芜市莱城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陈景红;河南省农民收入对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德伟;我国寿险需求区域差异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周德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5 宋圣学;论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卢君;人力资本视角下的新疆农民增收问题探讨[D];新疆大学;2008年
7 朱艳玲;城市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王一涛;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探讨——基于英山县的个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子敏;宁夏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郑辉;农民收入问题的深层次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48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4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