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残疾学生转换服务法规与转换模式的研究——美国保证残疾中学生向学校后过渡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残疾学生转换服务法规与转换模式的研究——美国保证残疾中学生向学校后过渡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通过解读美国有关残疾学生转换服务的法规,并探究美国如何进行转换服务模式的研究,可以了解美国如何让残疾学生从中学生活过渡到成年生活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这对消除我国目前存在的残疾人受教育"边缘化"的现象以及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769.712
【正文快照】: “转换服务”一词来源于美国有关残疾人的教育法案。下文中的“转换服务”是指针对残疾中学生的“转换服务,”即在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指导下,社会尤其是学校、相关教育部门、科研机构等为残疾中学生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和帮助,包括推动其成功地达成教育目的和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凤鸣;;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与残疾人高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2 张韦韦;;关爱特殊人群: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龙娟;钟超;胡杨洁;;社会资本视角下残疾青年高等教育模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2 余向东;;美、德、日三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览[J];当代世界;2011年02期
3 林霄红;吴若飞;;中、美“残疾人高等教育法”比较[J];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韩同美;;法律保障下的美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庞文;;我国特殊教育法律研究综述及立法建议[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崔凤鸣;;推动残疾人融合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7 吴玛丽;;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思考与建议[J];文教资料;2011年05期
8 赵小红;;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及政策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兰花;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重构研究[D];南开大学;2008年
2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3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玲玲;残疾人劳动参与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俞晓霞;残疾人社区工作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计兰;我国当下小学语文教科书对残疾人关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卢艳芹;中国城市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王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刘增雷;中美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邹光鑫;美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立法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元;美国特殊教育相关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云霞;残疾人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九成“上线”残疾考生被大学录取[J];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19期
2 杨晓艳,王达;高校肢残学生运动功能训练初探[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金帷;;公平的延伸——美国佛罗里达州麦凯残疾学生教育券计划透视[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10期
4 孔庆康;;关于高职影视制作专业残疾学生培养问题的思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5期
5 刘艳梅;;浅谈如何提高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2期
6 邹红霞;周立桦;马巧玲;;对多重残疾学生安置方式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3期
7 徐钟灵;;让残疾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10期
8 徐荣汀;;上海地区残疾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8期
9 孙裕昌;;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充满感恩心[J];现代特殊教育;2005年11期
10 陆忠华;;关于加强残疾大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卫东;李文辉;;江苏省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2 张婷姝;;1865~1929年美国现代中等教育体制发展历程及其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张静;张龙立;;残疾学生不稳定情绪的心理诱因及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刘福泉;李开元;;聋校学生对交往手段所持态度的初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5 孙慧敏;;浅谈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问题[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周洁;;关于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7 易红郡;;十九世纪影响英国中等教育政策的三大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杨孔炽;;文实中学——美国中学的先驱[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张静;何之章;;残疾学生的从众心理及教育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孙慧敏;;浅谈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问题[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珉 李利暇;我市出台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暂行办法[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2 牛新生;新学期我市残疾学生将享受教育优惠政策补贴[N];江阴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何朝辉;梨城扩大贫困学生资助范围[N];巴音郭楞日报;2009年
4 记者 顾晓萍;年底前一县建一所特教学校[N];石家庄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纪翔;残疾学生上大学仍有困难[N];健康时报;2003年
6 ;优先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和残疾学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崔凌云;把残疾学生纳入城市低保范围[N];兰州日报;2007年
8 记者 赵耕;特教老师工资将高于普教平均水平[N];北京日报;2008年
9 高峰;打造“特教”品牌 服务地方社会[N];毕节日报;2009年
10 郭伟邋通讯员 朱润胜;港城为残疾贫困生发放资助金[N];河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陆道坤;制度的输入与体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谷宏伟;“教育致贫”及其后果: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毕昆鹏;阿拉伯文化复兴的旗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王立科;英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霞;兰州市残疾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侯雪;长春市普通高校残疾学生普及游泳课教学可行性分析及方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黄欢;英格兰中等教育督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姜丽君;浅论意象和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融合[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牛晓艳;美国中等教育就业目标的嬗变[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欧阳虹;教育公平理论下福州市残疾中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揖建;日本初高中一贯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郝传萍;北京市随班就读学生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9 王曦;美国中等教育综合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秀玲;中原城市群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8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4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