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障碍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听觉障碍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
【摘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某特教学院121名听障大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应对方式特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样本组中听障大学生焦虑的平均得分为47.81±7.46,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4.9%,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之间没有差异。听障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4个应对因子上存在年级差异。焦虑状况及其应对方式有一定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提示,退避对听障大学生焦虑评分有显著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焦虑是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事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1]。应对亦称应付,是个体在压力状态下有目的、有意识的调节行为[2]。应对方式则是指人们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洪波;;大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初探[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1期
2 陈虹霖;;大学生压力、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大学生群体经验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7期
3 黄希庭;;压力、应对与幸福进取者[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张海丛;;三类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6期
5 刘旺;听力障碍中学生疏离感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1期
6 张海丛,钟经华,博岚;视力残疾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1期
7 刘建安 ,苏晓梅 ,静进 ,易欢琼;护理专业女生焦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维良;教师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陈植乔,王松花,袁立新;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兼与城市初中学生比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刘朝莹;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谢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校别、性别及焦虑水平差异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李萍,李晶;应对与生活质量的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4年01期
6 周军,彭泽英,彭梦明,袁继红,郑继荣;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管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年23期
7 张志群,李茹;军校医学生应对方式研究[J];九江医学;2003年04期
8 李占江;青少年强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研究现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9 胡洁,闫克乐,何义芳;医科大学不同层次新生总体幸福感和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10 石满,丁新华;军校研究生应付方式和抑郁状况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琼;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及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艳梅;公正世界信念与中学生在校苦恼、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倪凤琨;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范颖;考试应激状态下人体免疫的变化及其与人格、MIC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4 王啸天;民办高校新生挫折及其应付方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与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许明;大学生心理应激事件评定量表编制及相关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曾荣侠;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伟,张进辅,黄希庭;初中生亲子关系特性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2 刘红;内陆欠发达地区城乡中学生人格特征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胡双稳;城乡中学生心理差异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4 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寇有存,钮俊生,李晓;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策略和方法[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卢桂珍,刘建安,陈学彬,卜长林;零陵卫校学生焦虑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4期
7 饶燕婷,张红霞,李晓铭;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1期
8 叶仁敏,Tom Rocklin;测验焦虑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科学;1988年03期
9 张进辅,杨东;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10 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靖;王爱国;鲁毅光;;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2 庆祖杰;朱珊珊;;普通高校健听大学生对听障大学生接纳态度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10期
3 朱珊珊;;普通高校健听大学生对听障大学生接纳态度的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教学院为例[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边丽;张海丛;刘建平;;听障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6期
5 郁松华;;我国听障大学生高等教育质量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刘志丽;蒋雪峰;;听障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直观性与互动性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年03期
7 刘建平;;对听障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6期
8 肖阳梅;听障大学生学习和交往归因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1期
9 郭晓娜;;美术知识和技能传授与听障大学生心理发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10 刘俐;刘翼;吴琳娜;;在职自考专科升本科护士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楚芬;;贫困山区初中生焦虑、抑郁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本文编号:1150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5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