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乡镇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化进程 社区教育 社区发展 关系 乡镇社区 失地农民 协调发展 终身教育体系 经济与社会 共同发展
【摘要】:乡镇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两者之间蕴含着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文章从我国乡镇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关系现状谈起,分析了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阐明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是乡镇社区发展现状的迫切要求,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文章还把社区发展与社区教育的关系置于社会空间来考虑,阐释了影响二者关系的宏观社会环境、政府、学校等因素,充实了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理论。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职业大学 江苏城市学院南通分院
【基金】: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为B-a/2006/01/031
【分类号】:G77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社区发展偏重于社区经济和政治,社区教育成为社区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事实上,乡镇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两者之间蕴含着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就此笔者谈一些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一、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对社区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城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谢维和;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3 李景峰,李金宝;中国社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及问题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牛晓东;对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几点体会[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纪河,周蔚;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6 张华丽,江远;城市人文环境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张文娟;;改革我国教师教育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福建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8 马丽华;刍议中国的社区警务[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赵文波,张宏;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现状与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9期
10 漆勇政,魏友伯,石国兵;大学生考试舞弊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俊;黄琴;李建忠;刘松年;;学术生态初探[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4 陈福军;城市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蔡春;在权力与权利之间[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峥;上海以社区为基础的0—3岁儿童服务机构的运行走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欧永美;从单位制到契约制的高教制度变迁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晓波;教育公平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松林;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课程的支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桑青松;策略型学习者及其培养的相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凯欣;我国城市中小学教师激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慧群;交往的心理学审思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理性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韦慧民;提高小学教师科研素质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镜庭;拉丁美洲的非正规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2 ;从统计看两年制大学(社区大学)[J];科技导报;1981年03期
3 李芳珍,谭慕蕙;东北地区城乡人口变化与城市化过程[J];人口学刊;1982年02期
4 吉德昂·S·韦雷;葛公尚;;十七世纪以来南非居民的重大历史变化[J];世界民族;1982年03期
5 曹小元;;城市经济学[J];开放时代;1982年02期
6 镜庭;纽约市不合格学生特别学校首批学生毕业[J];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06期
7 赵喜顺;论“离土不离乡”[J];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04期
8 袁淑兰;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与经济[J];西北人口;1984年03期
9 魏津生;五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的一般趋势[J];人口与经济;1985年06期
10 原华荣,郭志仪;人口城市化的有关问题[J];人口学刊;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锐;;经济高速发展地区洪涝问题研究——’99太湖流域洪涝调查及今后治理的意见[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2 刘京媛;;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政策、趋向及市场化分析[A];’99中国国际环保展专题报告会论文集[C];1999年
3 程培青;;城市绿化与环境[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张家卓;付新华;杨积莹;;试论中小城市发展中的城市污水资源化[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孙世文;;城市规划与垃圾处理探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汤茂林;晏辉;周成前;汤和银;;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7 贺国强;;加强城市史研究 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在重庆城市史研讨会上的讲话[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96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A];城市土地利用和农地保护——'96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杨重光;;大陆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A];城市土地利用和农地保护——'96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1996年
10 王西玉;;山地开发中的制度、政策和农户行为——山西省吕梁地区拍卖四荒地个案研究[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高迎生;近郊农业的路该怎样走[N];北京日报;2000年
2 记者 朱安平;如何面对一千五百万新市民[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苏慧;社区是篇大文章[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刘天柱;社区办教育为家长学校撑起一片蓝天[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通讯员 魏红 本报记者 唐青林;搭建社会参与教育大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刘建霞(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外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夏越 樊世钢;社区搭台 教育唱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王继平;推进社区教育实验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张志坤;社区教育实验与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程仁;国外社区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厉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6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陈德超;浦东城市化进程中的河网体系变迁与水环境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国林;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安筱鹏;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李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志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苏丽;成都市武侯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0年
3 胥英明;中国主要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4 张子栋;城市交通影响分析中阈值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5 庄艳;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创造新地域建筑文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6 吴学俊;面向城市的商业中介空间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江华;浙江省城市化进程评估及推进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谢琦;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友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1年
10 高秀英;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171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7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