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11 23:27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成瘾 父母养育方式 中学生


【摘要】:目的: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①于2006-09在被试所在学校采用分年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共选取新乡市初一至高三的12班622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②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有4个等级,记1~4分,1为从不,4为总是(此量表包含11个因子,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分量表包含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58个题目;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分量表包含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等57个题目)。采用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界定出网络成瘾群体,高分代表成瘾群体,低分代表非成瘾群体。③计量资料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获得有效答卷612份,有效应答率为98.4%。男生304名,女生308名,平均年龄(16±2)岁。①网络成瘾与非成瘾中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网络成瘾中学生的父亲养育方式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度干涉四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中学生(t=2.186~2.518,P0.05),而在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被试因子上差异不明显(P0.05);网络成瘾中学生在母亲养育方式的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中学生(t=2.039~2.789,P0.05~0.01),而在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的得分差异不明显(P0.05)。②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父亲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网络成瘾总分与父亲养育方式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因子呈明显正相关(r=0.172,0.112,0.204,0.149,P0.01),与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明显负相关(r=-0.081,P0.05),而与偏爱被试因子无明显相关(r=0.058,P0.05)。③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母亲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网络成瘾总分与母亲养育方式的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因子呈明显正相关(r=0.208,0.218,0.216,0.109,P0.05~0.01),而与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无明显相关(r=-0.052,P0.05)。结论:网络成瘾中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问题,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存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0引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不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带来了便利,但过多地使用互联网导致用户与家人的交流减少、交际范围缩小、抑郁和孤独感增强[1]。这种现象引起了有关学者的注意,称其为“网络依赖”(internet dependence)或“网络成瘾”(internetaddiction)。即由重复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瑞芳,赵琥;网络成瘾与青少年身心健康[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S1期

2 付慧鹏,霍军,于俊丽,胡海涛,刘娜;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3 陈同先;社会支持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7期

4 王玉洁;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2期

5 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6 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7 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8 黄莉;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9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艳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卜荣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王琨;郭雪莉;翟巧相;;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王子舟;王冬;任志海;谭鑫;李婉彬;;图书馆如何对网瘾青少年实施知识援助[J];图书与情报;2007年01期

5 张吟竹;张吟梅;;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6 赵雪;江洋;;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初探[J];才智;2011年05期

7 谢沫珠;;大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2期

8 李冬霞;;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孟治刚;;论信息时代理工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张凤宁;;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心理辅导方式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允锁;王小丹;吴玲;;医学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和家庭环境调查[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团体治疗疗效评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李俊杰;;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申凡;步平平;;网络传播研究的心理学观照[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尚帅利;;从家庭教育看青少年网络成瘾[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7 李启荣;苗国栋;阳琼;余金龙;;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8 吴雅文;黎向良;;学业受挫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上网状况比较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闫春梅;杨凤池;;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特征及父母教育方式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国宁;刘英华;李璐;潘淑君;;宁夏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2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曹枫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脑功能影像学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欣;过度使用互联网对大脑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张芝;不同成瘾状态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苗笑雨;虚拟与现实:大陆网络虚拟即时交流主体行为与心理机制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10 郁洪强;过度使用互联网者的脑电特征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夏;校园SNS对大学生的人际传播效果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文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志平;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和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邵梅;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5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亚楠;大学生完美主义、主观幸福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7 陈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黎雪梅;暴力犯罪和人格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9 刘锦涛;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祝平;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其团体咨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谷梅,邓建强;网络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3 杨辉;浅谈中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J];江西教育;2001年Z1期

4 黄河清;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5 王浩;“网络成瘾综合症”成因分析及矫正[J];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6 桑标,贡晔;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05期

7 谢忠保;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0年09期

8 赖海雄,张虹;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张大均,郭成;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汪涛,李敏,韩爱华;军医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宁;戴秀英;李赓;潘淑均;刘英华;李璐;;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关系的探讨[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张宝琴;;浅谈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0期

3 姜莹;游川;丁辉;;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4期

4 王建林;;正确对待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2期

5 吴德怀;;中学生网络成瘾根源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师;2009年S2期

6 杜怡;;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政策分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5期

7 牛斐;;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及防范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8 郭莲荣;;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高亚兵;彭文波;陈伟伟;;浙江省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8期

10 于雪丽;史静;;中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及干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星一;季成叶;赵国志;张琳;王莹;;北京市中学生电子游戏依赖和网络成瘾流行状况[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日新;刘芳;郭琼;;网络成瘾中学生的自我概念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映海;丹豫晋;;锻炼心理学视角下网络成瘾心理归因及干预研究[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房山海;圆容;陶然;贾辉;刘蓉;;论网络成瘾的家庭预防[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汪平;连燕舒;范群;肖黎;;五年制医学高职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6 李英存;刘炳伦;李仁军;王洪军;胡岱梅;王玮;;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宫本宏;;青少年网络成瘾家庭治疗的研究——附30例临床报告[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长辉;倪晓梅;曹杨;王秀珍;;医学生网络成瘾与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关系[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罗静;;网络成瘾的病理心理机制[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满林;刘晓红;;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中学生网瘾防治与对策[N];甘肃日报;2007年

2 新野县职业中等学校 方化俭;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N];学知报;2011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潘雯;谈青少年网络成瘾[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王一凡;网络成瘾与疏导[N];辽宁日报;2001年

5 白羽;警惕网络成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孟知行;本市逾一成青少年网络成瘾[N];解放日报;2005年

7 杨国栋 刘悦 方政华;应对网络成瘾综合征[N];健康报;2005年

8 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李遵清;网络成瘾的自我验证[N];健康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黄剑钊 实习生 郭瑛;网络成瘾谁之过?[N];广东科技报;2004年

10 见习记者 王旭东;理性看待学生网络成瘾[N];绍兴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江洪;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神经递质、微量元素水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德钊;针刺加耳压治疗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刘军;网络成瘾发生机制的神经影像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6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矫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颖;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芳;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欢;中学生“骑马意象”与网络成瘾程度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昝玲玲;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的初步编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康延海;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7 韦凡荣;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预防与干预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樊励方;中学生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徐秀云;城市初中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马洁;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3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73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