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09:05

  本文关键词: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型组织 成人学习 成人个性发展 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为主题,重点研究学习型组织实践中的成人学习,分析成人通过学习所发生的个性变化和发展,以期反映当今成人学习的过程、方式和成效,努力揭示其中的相关特点、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和指导成人学习的实践。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看,自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第一部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专著以来,西方国家经历了近二十多年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与此同时,其在我国也有十多年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经验积累。但总体而言,学习型组织是一项新生事物,因此,其理论本身需要丰富和完善。从成人学习的视角看,在成人教育学领域,有关成人学习的研究得到充分的重视,研究成果也较丰硕。但是,成人学习在传统成人教育体系之外的探索和发展往往被忽视。所以,论文注重在学习型组织条件下,研究成人学习、成人个性发展。从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看,通过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个性理论分析,使得个性以及成人个性发展与成人学习、学习型组织之间建立联系,为分析成人学习提供理论依据。 二、论文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本论文的探索与创新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主题体现创新理念。本研究着眼于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而学术界对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能否与学习理论、学习型社会学说相融合,能否将这些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思考,还存在不同的观点。所以,论文研究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前提,立足成人教育学理论,思考成人学习与成人个性发展,这在国内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中,似乎不多,因此,研究主题具有创新意义。第二,本研究的多学科、多理论组合具有新颖性。在论文研究中运用了成人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对成人学习进行交叉性的探索。在成人教育学领域,这样的理论组合与应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第三,本论文的实际案例分析具有原创性、实用性。在研究中建立“三维度、六元素”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分析框架,并且将这个分析框架作为探索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表明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体现本研究的独创性。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将其中的相关内容重新整理,在2012年《开放教育研究》杂志(CSSCI)第1期,发表了以“多视阈中的成人学习研究”为题的文章;在2012年《职教论坛》杂志(中文核心期刊)第10期,发表了以“组织学习文化研究,,为题的文章;在2011年《终身教育》杂志第9卷第4期,发表了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促进机关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为题的文章。 三、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本论文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研究主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应用。研究包括四个方面,共计十一章。一是研究的缘起、假设和方法。这部分共有两章,主要是发现问题,明确研究重点、方法和特点,提出论文研究的假设和构想。二是概念分析与文献综述。这部分共有两章,主要为前面的理论假设寻找理论根据,同时,研究各学科的内涵、特征,明确各学科的范畴与作用,为个案研究提供方法和工具。三是访谈与个案研究。这部分共有四章,分别对两家机关、两家企业,共8位成人学习者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实际走访了7个正在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机关和企业,访谈了19位参与创建活动的成人学习者,根据研究需要,从其中遴选了8位成人学习者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通过个案分析,探索成人在组织学习中的某些特点和规律。四是对成人学习与成人个性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这部分共有三章,前两章是以前面的个案实例为基础,分析成人学习与成人个性的相互作用。最后一章,以访谈获得的信息为基础,针对创建中的不足,提出加强学习团队和组织学习文化建设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佛冈城北中学:以“合格+个性发展”为育人标准[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12期

2 ;营造活动文化 促进个性发展[J];大众心理学;2007年04期

3 张雪松;;论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其良好生态培育[J];才智;2011年19期

4 郑敬容;;浅谈快乐体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刘心红;陈炜;于惠舒;;浅析学分制对工程类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7期

6 陈焱;;大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发展[J];考试周刊;2011年56期

7 林安春;;浅谈网络对继续教育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8 杨明;;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刘振华;;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10 付治国;;论高校体育与学生个性发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博;;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学生作文语言彰显个性[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东明;;论一般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张克秀;;让教案预设与课堂生成共精彩——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语文课堂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 华玉根;;用语文书写“人”字[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沛霖;;简论个性发展的动力[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游明珠;吴正荣;;台湾小区成人教育政策与实施概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游明珠;吴正荣;;台湾小区成人教育政策与实施概述[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晏;;从成人学习的心理分析来探索课程考试改革[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9 杨丽珠;;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10 孙晓毛;;略论市场经济与人的个性发展[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闫秋馥;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N];鸡西日报;2005年

2 李德乾 临淄区实验小学校长;实施五大提升工程 促进师生全面而具个性发展[N];淄博日报;2010年

3 一文;全面与个性发展统一的教育新实践[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莱城区教育局 朱从檀;求同存异助推教育个性发展[N];莱芜日报;2010年

5 陈会;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喻京英;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孔杰;浅析成人学习电脑的几个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温红彦;个性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必由之路[N];人民日报;2011年

9 河南省许昌市郊俎庄小学 俎瑞军;课堂教学与个性发展[N];今日信息报;2004年

10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教育的最高境界: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帅良余;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兴辉;成人自导学习与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留;论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生命关怀[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田山俊;自我指导与教师帮助[D];河北大学;2009年

7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8 王勇鹏;应得与公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洁;海派学习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史晓白;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瑜澍;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成人学习资源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韦韦;欧盟《成人学习行动计划(2006、2007)》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琼霞;成人学习障碍及其调控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玉洁;法国成人学习权利保障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冷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智宝;虚拟交往与人的个性发展[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7 吴志容;语文教育个性发展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车越;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静;老年学习的精神生活影响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黎晓莉;课堂管理应关注学生个性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50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250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