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向社区大学转型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 地方高校 成人教育 转型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成人教育的生源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危机,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向社区大学转型,具备组织性、地缘性和文化优势,可以弥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缺失的一环,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重要意义。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source of adul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the double crisi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The adult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ransformed into community universities,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organization, geography and culture. It can make up for the missing link in the structur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G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石宝明;;高等教育应该追求量与质的统一——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J];北方经贸;2008年09期
2 王春艳;;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刘尧;;台湾社区大学发展历史与现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张旭;美国社区大学考察启示录[J];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沈光辉;蔡亮光;;海峡两岸社区教育比较研究[J];成人教育;2010年10期
2 孙永芹;;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特点及启示[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杨松梅;王新刚;;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麻丽娟;;高等教育结构文献综述[J];科技视界;2012年04期
5 张慧波;张永春;;美国社区学院研修报告——以McLennan Community College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曹启挺;;关于当前我国社区大学课程设置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张礼祥;;社区大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8 洪建标;;台湾社区大学未来发展面临问题、对策与启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礼祥;;社区大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韦艳梅;沪台两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自敏;我国县级开放性大学教育需求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洪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年Z1期
2 李秀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特色论略[J];教育科学;2002年05期
3 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昀;马殷华;林盟初;唐晓琳;黄世朗;;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的科研管理工作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7期
2 刘潇;漆国生;;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姚小新;;试论农村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06期
4 钱长顺;;两手抓:地方高校加强成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2期
5 陈艳杰;;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6 陈英文;;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策略探索[J];成人教育;2006年04期
7 鲁林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值导向与追求——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特色与高校建设为个案[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8 王永龙;张跃飞;;论地方高校应用性专业教育机制的转型与对接——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吴洋;谭琳;;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转型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5期
10 张畅;;关于高校双语教学本土化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俊峰;;当代中国哲学的转向与转型[A];2004年学术前沿论坛哲学分会坛论文集[C];2004年
2 袁艳;;试论1958年委内瑞拉的政治民主化转型[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徐丽娟;;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中的几个观念问题[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帆;;现代政治文明建构过程中的城市规划转型——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该向何处去[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郭素君;;由观澜看深圳市特区外土地利用特征、成因及转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隋映辉;;经济全球化与科技产业转型[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俞志华;温树伟;;论WTO+网络环境下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两个转型[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晓明;;论现代农业发展中公共支出的转型[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建屏;金华;;外文期刊建设的转型与对策[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10 韩景;;中国保税区功能演化和空间模式转变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小昭;湖北地方高校负债超百亿 卖地或成还债主要途径[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董城;地方高校应明确定位务实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3 北京联合大学 张奕 庞明;地方高校怎样国际化[N];光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罗霞 陈云芬;潜心创新 厚积薄发[N];云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应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N];光明日报;2010年
6 刘冬芹;地方高校美术院系科学发展研讨会江苏召开[N];美术报;2010年
7 陈卫平;地方高校应有所作为[N];文汇报;2004年
8 江西理工大学 叶仁荪;办好人民满意的地方高校[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欣瑶;甘肃省新获准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N];甘肃日报;2009年
10 黎大志;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2 孔洪刚;执政党理念下新闻媒体的转型[D];复旦大学;2006年
3 阮宗泽;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东亚安全[D];外交学院;2005年
4 凌郁之;走向世俗[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陈志刚;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石正方;城市功能转型的结构优化分析[D];南开大学;2002年
10 王存福;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临阳;基于地域特色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方一兵;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界面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4 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刘洪;地方高校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赵巧琴;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白静慧;地方高校应用网络教学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8 程启斌;地方高校债务形成与化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春爱;论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俊玲;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形象塑造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17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51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