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试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
本文选题:社区教育 切入点:社区教育本质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形成于上一世纪80年代的中期。由于这种教育活动既能满足地区住民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又能实现地区社会安定,以及政府长期以来期望解决而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以提高国民精神文化教养和整体素质为宗旨的、并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多重目标,因而其一经产生即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推动和社会民众的支持下,社区教育实践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关于社区教育理论的研究却出现了相对滞后的倾向,而这显然制约了我国社区教育实践的进一步拓展。为此本文拟从国际比较的角度,通过对社区教育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再思考,来对社区教育的本质特征做一番深入的探讨,以期对这一新兴的教育活动能有一个较为总体和清晰的认识。
[Abstract]:In our country, community education with modern significance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 of last 80s. Because this kind of education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local residents for thei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but also realize regional social stability. And what the government has long hoped to solve but has not been able to properly solve for a long time,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national spiritual and cultural upbringing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finally realizing the multi-objective of "learning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motion of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and the support of the public, the practic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vigorously, but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community education has a tendency of lagging behind, which obviously restric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China. By rethinking some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discussion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have a general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is new educational activit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分类号】:G7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王青花;;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动因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徐希军;1928-1937:国民党在大学推行党义教育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刘海军;;国民政府战时公费教育制的创立及其成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阳光宁;;民国时期学校社会科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贺宏志,林红;当代世界终身教育的政策及管理与立法[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高卫东;;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素质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张燕农;张琪;李娟;;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胡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10 炎萍;;论学习型社会建设对教育本真的回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管弦;;国民党统治时期高校分布的演变及原因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胡振京;;日军大轰炸中的重庆教育摭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刘刚;;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社区教育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蔺瑞瑞;倪才英;简敏菲;;环境教育新途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8 赵润旗;;Web2.0与信息服务和学习型城市建设——谈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信息服务的意义及手段[A];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6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高晓东;民国时期科学管理思潮研究(1927-1937)[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佳佳;民国时期我国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凤鸣;基于Moodle的信息化社区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张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义教(国教)经费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路同;基于专业发展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遵民;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试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高卫东;创新社区教育工作模式 推进学习型社区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4年07期
3 赵亦良;;开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J];新农村;2004年02期
4 陈云;陈国玲;王信芳;;国外社区教育对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启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趋势[J];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28期
6 吴彦文;王继新;吴郑红;;我国学习型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1期
7 张爱国;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社区[J];理论月刊;2005年09期
8 孟群;;西部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和成都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1期
9 胡蕙芳;;试论我国城市学习型社区的构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占波;谁能托起社区教育的明天?——2004中美社区教育研讨会侧记[J];社区;2004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澄范;蒋钰;;推进学习型组织 建设现代社区教育[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天太;马秋旺;酒学峰;牛搏;;发展社区教育 促进社区和谐[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学红;;普陀区社区教育的战略思考与行动研究[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生根;;增强社区教育合力的几点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朱翼;刘广焱;武玉环;;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研究[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仁东;;社区教育:一种基于生活的实践性教育[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7 杨丽平;;发展社区教育 创建学习型社区[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8 ;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构建社区教育新体系[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杨学俊;;社区性职业教育集团与城市社区教育[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南京市玄武区构建生态式学习型社区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菁;终身教育 成就终生[N];镇江日报;2010年
2 青浦区学习办提供;传承 实践 创新[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记者 姜晓凌;倚重百姓,上海社区教育建设内涵所在[N];上海科技报;2010年
4 ;成华社区教育正在迈进e时代[N];成都日报;2010年
5 张宁锐;社区教育服务:在实验的土壤中成长[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颜家梁 实习生 刘金凤;送教进军营 办学到企业[N];深圳商报;2009年
7 史凤儒 刘大鹏;社区教育带动高丽营城乡一体化循环[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8 记者 丁雷;提高主城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率[N];大连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娟;我市今年将建农民社区培训学院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N];徐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丁雷;沙区荣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N];大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鸿章;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高艳青;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陈福军;城市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6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振超;职业依附与认同冲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海兰;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忠华;济南市历下区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南红伟;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明怡;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薇;北京市流动人口社区教育案例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葛海燕;社区教育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和参与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令;泸州市农村小城镇化进程中少年儿童社区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书娟;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玫璐;境外社区教育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89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58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