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
本文选题:知识经济 切入点:成人高等教育 出处:《成人教育》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世纪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的支持、教育改革的深入、网络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流动人口的成倍增加等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Abstract]:The new century is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y,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he accelera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provide a rare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分类号】:G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淑芳;;知识经济社会成人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杨永欣;;学习社会背景下成人高教发展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10期
3 刘泓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3期
4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冬雁,郭继平,刘声远;土建类本科生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及借鉴[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曾玲琴;北京联合大学建设应用性大学的原因及实施路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江颖;宛小燕;;新形势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出路探讨[J];成人教育;2008年07期
4 李嘉曾;;高等学校改革的外部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梁志斋;;成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规范办学行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文菊;姚利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对策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年04期
7 强金国;;浅谈文化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8年09期
8 王铁,洪建玲;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点目标和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6期
9 周川;;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10 邵隽涛;;重视高校成人教育 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炳仙;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赞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靳京;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徐湘云;昆山城区公办、民办初中教育若干差异的分析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海红;知识贫困的现状分析与教育治贫的策略建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孝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慧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文娟;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之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程霞;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宋婧;学历社会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亚豪;论学习型社会的成人教育理想[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华;知识经济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2 王志,李雅春;论知识经济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王华伟;;试论知识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关系[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09期
4 张勇,杨蓓;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赵文芳;许郁;;论成人高等教育在建设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1期
6 张英武,杨杰,田丽,夏秀坤;加入WTO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构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李服生;;成人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J];合肥教育院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李服生;;成人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韩明玉;;浅析知识经济对大学德育教育的挑战[J];焦作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绍玲;;浅析知识经济时代编辑工作的机遇与挑战[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2 任家琰;陈俊梁;;知识经济时代的成人高等教育创新[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3 方新;连燕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重建国家创新系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张林治;;浅论图书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思考[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云珠;;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发展的机遇与服务的特点[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6 江淑芳;;科主任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室管理[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向河;宁华东;刘林;李楠;隋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的新模式——浅议大学虚拟创新园建设[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陈新克;;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的设想及对策[A];新世纪人才战略研究——黑龙江省人才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吴小平;;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A];新世纪人才战略研究——黑龙江省人才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熊开敏;;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情报研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第11次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贺劲松 熊艳;成人高等教育太乱[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河北大学 常志伟;构建和谐的学生管理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贺润坤;成人高等教育普通化倾向及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姜乃强;普通高校明年停招成人脱产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丽虹;成人高等教育要体现四个面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冯铁飞;山西成人高等教育面临困境[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张命华提拱;铜仁电大风雨兼程三十载 谱写成人高等教育新篇章[N];铜仁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静;我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综合评估揭晓[N];青海日报;2009年
9 记者 赵静;我省规范成人高等教育办学[N];青海日报;2009年
10 楼荣敏;知识经济呼唤创新运营模式[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君;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冉秋红;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秦剑军;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杭;日本中小企业发展与中小企业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沈伟;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永明;自我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D];苏州大学;2008年
8 刘文;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力君;知识经济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袁初明;发展风险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慧君;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公务员培训的发展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王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周玉玲;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兰望村;知识经济时代顾客价值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刘传清;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绍锋;基于知识管理的教育管理系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常慧敏;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快乐指数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8 韩艳;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大学与企业的互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刘微;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与应用[D];南昌大学;2006年
10 郎云辉;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8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60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