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小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于行为不良学生教育过程研究——以某工读学校的夏令营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21 16:25

  本文选题:小组工作 切入点:优势视角 出处:《青年研究》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行为不良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其教育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是目前我国不良行为学生教育的急迫需求。鉴于国外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于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过程的成功实践,笔者带领社工团队以夏令营的形式在某工读学校开展行为研究,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教育引导曾经实施不良行为的学生,本文就记录了本次行动研究的过程与反思。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ith bad behavior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difficulty of their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New educational concepts have been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methods of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 method is the urgent demand for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bad behavior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n view of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applying the professional method of social work to the education process of the students with bad behavior abroad, The author leads the social work team to conduct behavioral research in a working-study school in the form of summer camp, and uses group social work method to educate and guide the students who have carried out bad behavior. This paper records the process and reflection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分类号】:G7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万红;蒙杨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彭君芳;张彦敏;;“成长小组”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适应性的影响初探——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3 何佳赢;;论“小组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左小彩;;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张跃豪;张连民;王晓琳;;初议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韩冬;;运用团体社会工作的方法帮助“90后”大学生成长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刘美玲;李忠伟;;社会工作对留守儿童成长问题介入的模式探索——在农村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8 董俊斌;;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8期

9 芮洋;;小组工作教学环节设置初探[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芮洋;;小组工作在中国之实用性及限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冬红;;社会工作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建设中的运用[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丽红;薛新娅;;校园恶性事件对青少年影响状况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彭何芬;陈浩;;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谈老年人丧偶和危机干预——对一家庭悲剧个案的反思[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惠青;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冬卉;学校团体辅导:场域的营造与惯习的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静;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陈恒;小组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季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工作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梅;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英;团体工作方法在高校课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8 周媛;困境与希望:90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D];南昌大学;2011年

9 秦敏;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安稳;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竹换;;分析社会交换理论在小组社会工作中的应用[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8期

2 何佳赢;;论“小组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刘卫平 ,孙汉蓉;“希望”在脚下——记南京市中学希望夏令营[J];江苏教育;1992年09期

4 王燕;;让我们都来救助失学儿童[J];中学语文;1996年04期

5 ;刮垢磨光 滋培少年——贵阳市云岩区工读学校纪实[J];贵州教育;2002年06期

6 侯兆晓;王长风;;工读学校嬗变[J];民主与法制;2008年02期

7 付晓萍;;小组工作方法在老年服务中的应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牛素枝;巫鑫;;小组模式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以“发展性模式”为切入点[J];魅力中国;2009年19期

9 靳达愉;;摆脱撒旦的天使[J];大众心理学;2003年08期

10 郑德和 ,赵静奎 ,严金海 ,叶伟钧;市场经济与工读教育改革[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伟;;小组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杜妍智;;问题流浪儿童的工读学校经验叙述及“新生”——基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段忠贤;;我国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监管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4 袁宝莹;;从黄河畔到长江岸的红色远行——全国第八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侧记[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5 姚建兰;;创新体验夏日行——2010年徐汇区青少年光启创新基地科技夏令营活动[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6 秦彩玲;;浅谈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小组工作制的体会[A];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编[C];2001年

7 曹艳霞;;小组工作制在静脉输液服务质量保证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顾玉麟;柏隆仁;;青少年偷窃心理初探[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9 曹艳霞;王玉婵;宋洁;;小组工作制在静脉输液服务质量保证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王志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工读教育之未来[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亚茗 通讯员 卓小红 林裕雄;省农工党呼吁加大力度支持工读学校[N];南方日报;2009年

2 记者 汪娟;广安励志中学将开工建设[N];广安日报;2008年

3 少群 肖寒;关注工读学校[N];中国企业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江华;工读学校和问题学生的出路[N];南方周末;2003年

5 记者 杨玉峰 张纵;太原工读学校备受关注[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6 记者 韩福魁;科学施教失足孩子变新人[N];本溪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大业 实习生 鲁凤奕 姚蓓蓓 姚蕾蕾;播种爱心的摇篮[N];江苏经济报;2003年

8 记者 何清平 戴娟;陈光国邢元敏分别看望慰问中小学生[N];重庆日报;2009年

9 李玉玲;夏令营凸现两大“软肋”[N];安徽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翟晋玉;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董振宇;中国保安措施要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太斌;治理理念下的政府和社会伙伴关系构建[D];上海大学;2007年

3 白英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殷浩;调和映射边界正则性和曲面上归一化的Ricci Flow[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曹建华;林业投资项目环境影响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王家军;非完整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丁茗;金融监管制度博弈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8 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小组工作过程中对社会资本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曾静;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小组工作干预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凤娟;工读学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夏吟;运用小组工作促使后进生转化的调查研究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5 张聪;小组工作方法对激发打工子弟的潜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6 陈恒;小组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关静;小组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席洪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孙秀影;小组工作介入下的新生适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高亮;心理情景剧在小组工作中的运用探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44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644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c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