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视角下的学校体育简析
本文选题:全纳教育思想 切入点:学校体育 出处:《教学与管理》2010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全纳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宣传和直接推动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发表
[Abstract]:In 1990s, inclusive education was developed and promoted by UNESCO. In 1994, it was a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which was greatly promoted and promo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In 1994,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UNESCO held the World Congress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in Salamanca, Spain.
【作者单位】: 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G76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卫东,叶巍,李文辉;江苏省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申仁洪;;全纳教育的支持系统及其生态化走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扬,肖非;试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几个争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4 黄志成;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思潮发展趋势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雷江华;中国特殊教育学学科论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佟月华;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进程[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李可;加强视觉障碍儿童的学前家庭教育至关重要[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孙伟霞;全纳教育:理念与实施[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3期
9 张宝蓉;以全纳教育的视角看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2年07期
10 袁泉;从各方法的争论中再看书面语教学法的重要性[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晶;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实践[D];河南大学;2003年
2 仲建维;为了所有人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玲玲;中美全纳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小波;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俊;英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术;论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梁明伟;当代中国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谢新农;民国时期成都盲聋哑特殊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继红;双语聋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巧仙;我国特殊教育立法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秋芳;论全纳性教育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2 孙涛;刘虹嘉;;全纳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俊;英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艾丽;英国全纳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斗寅;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2 ;上海市恢复与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情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3 ;资产阶级改良派、民主派几个代表人物论学校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4 熊斗寅;“体育”、“运动”和“体育运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5 ;以“达标”为中心,开展群众体育活动[J];体育与科学;1980年02期
6 ;教育青少年不要吸烟[J];四川教育;1980年05期
7 黄捷荣;;浅谈我国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冰雪运动;1980年06期
8 ;介绍部分国外体育报刊[J];体育科技;1980年03期
9 ;努力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J];体育师友;1980年01期
10 袁晋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J];体育师友;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海宁;;加强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能力[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李玉玲;刘淑慧;;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玫;;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4 程云峰;;体育院校体育教学中几个基本关系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金龙;;重视学校体育教育 塑造学生健康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吕岩;关晓龙;;如何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出发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贵军;;培养大学生锻炼动机的重要性[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裴岚;;软式排球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颜非非;蔡嘉陵;;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学校体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庆怀;;南京市沿江区中小学体育微观管理的局部现状和对策研究——对新课改进行中的学校体育管理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小伟;学校体育场地为何不敞开大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唐青林 于志宏;千篇论文解高校体育诸多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评论员;要更加关心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李小伟 唐青林;给我一个机遇 还你一个奇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小伟;学生竞技水平不高症结何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 曲宗湖;让农村孩子都享受体育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苏军;体育课缺乏吸引力[N];文汇报;2000年
8 廷玉 月明 建华;我省将对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调查[N];新华日报;2000年
9 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朱士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N];新华日报;2000年
10 自宏伟;浅谈学校体育环境的美育功能[N];西藏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姚蕾;体育隐蔽课程论——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焦卫宾;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首旭;影响延边城市居民社会体育活动的学校体育教育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2 潘丽霞;近代体育教育中学校体操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杜兆斌;山东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赵学森;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思想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洪涛;高校健美操课运用“创新式”教法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6 李凯;山东省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万茹;中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体系建构及培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8 邱硕立;论“科学—人文”整合体育观[D];四川大学;2001年
9 陈玮君;广西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孙艳;学校体育馆的声学设计[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44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64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