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与有线电视网络
本文选题:远程教育 切入点:有线电视网络 出处:《教育科学》2002年05期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 ,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而远程教育中信息的网络传输问题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技术的发展 ,有线电视网络功能日益多样化 ,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在研究了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状况并对目前有线电视网络信息传输模式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在我国利用有线电视网络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Abstract]:In the era of network informatio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e cable television net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versatile.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way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able television networ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CATV network i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分类号】:G434;G7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中江;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信息传递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江应星;加快广电网络远程教育的开发与应用[J];广播电视信息;2002年04期
3 卢英锁;宽带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综述[J];有线电视技术;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冯丽婷;远程合作学习及策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9期
2 吴中江;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符号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3 邵庆中;;开放教育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韩晓玲,杨帆;远程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戴国梁;电大应用多媒体远程开放系统的实践及探讨[J];云南电大学报;2002年04期
6 孙祯祥;基于3个传输平台的远程教育信息传递模式[J];中国有线电视;2003年15期
7 徐世东;彭立;姚远;;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运用交互式电视技术构建远程教学模型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义兵;基于主题学习网站的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卓发友;基于交互影响距离理论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艳坤;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VOD高校教学辅助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志刚;借鉴与反思[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高慧波;在远程开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范陵兰;基于WebQuest的中学语文教学探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刘志家;中学教师远程研修中有效教学交往的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文杰;WebQuest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苗佳;国内外开放课程的交互距离的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玉斌,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基于理论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9期
2 张天林;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J];通信世界;2000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诺;信息论原理新进展[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2 王翠英;县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应把信息教育列为重要内容[J];中国农业信息;1995年03期
3 沈永俐;发挥资料室智力信息库的作用[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陈克文;论风险及其与信息和不确定性的关系[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年01期
5 周德书;论信息工作在体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浙江体育科学;1998年02期
6 彭泽润;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类型──也谈象声词的性质[J];吉安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7 周葛强;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的实时性管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唐圣琴;提高信息意识 搞好文检课教学[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9年01期
9 胡明,刘日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教学向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趋近的研究[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齐允峰;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成效主因素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惠林;卢锦和;;整合网络科普资源 发展网络科普事业[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李颖;;海府地区有线电视网络接地工程的依据和实践[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C];2006年
3 朱海鹏;丁子甲;朱国锋;;济宁电网地方电厂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辛俊兴;刘英;;公众的需求是网络科普的生命力[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刘德祥;;信息网络效能评估与实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6 段书权;;浅谈我国档案工作的社会化[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7 王元仲;刘莉;;无公害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A];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颖;;有线电视网络可靠性初步探讨[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C];2005年
9 雍晓岩;;谈医学图书信息促卫生监督发展之三要素[A];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医学情报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梁耀;;电子病案信息的安全保护[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2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郝明雷 本报通讯员 李强;一线连通万家乐[N];济宁日报;2006年
2 证券时报见习记者 郑彦;G广电经营现金流量大幅增长74%[N];证券时报;2006年
3 江苏 陆自相;有线电视网络交流干扰故障维修五例[N];电子报;2008年
4 武黎;有线电视网络多元化经营模式探析[N];中华新闻报;2005年
5 李清理;电广传媒成立有线电视网络公司[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特约撰稿人 刘可 H3C广电系统部总工程师;NGB背后的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斗斗;“歌华涨价案”一审原告败诉[N];法制日报;2005年
8 伊虹;绥棱有线电视光纤化连村屯[N];黑龙江日报;2006年
9 江苏 冯进顺;有线电视网络防雷经验谈[N];电子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静;十省市广电网将结盟[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建文;知情权论[D];山东大学;2005年
2 夏蕾;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医疗质量信息利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金波;分布式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4 罗小楠;电子病历系统的研究:信息录入与质量监控电子化实现[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刘承;从状态论治咳嗽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顾宁;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当下中国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杨华;闭环供应链的契约协调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叶美玲;中西医信息知识管理[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9 刘克苏;大全若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10 柏军华;棉田管理信息的遥感提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掌海岩;连云港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质量控制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杜庆;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于全明;HFC宽带接入网络MAC层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4 张恢元;湖南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贾义亮;数字电视产业化发展及政府管制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裴蕾;中国有线电视产业规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7 张恒;有线电视“时移宽频”业务的推广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8 高吉明;基于SNMP的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刘烨;歌华有线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10 王欣;昆山信息港有线数字电视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6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66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