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培养:中国传统家教的主要内容
本文选题:传统家教 + 德性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9年06期
【摘要】:正《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1]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现实,家教一直被中国古人当作兴国安邦的重要方法。中国古
[Abstract]:As the "University" says: "the so-called" governing the country must be the first family, its family can not be taught, but can not teach people. "[1] it is precisely based on this social reality, family education has been regarded by the ancient Chinese as an important way to rejuvenate the country."Ancient China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G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白华;古代冠礼简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周玉秀;从《论语》看孔子的比喻观及其运用特点[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锷;;《丧服四制》成篇年代考[A];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2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大学;2004年
3 王锷;《礼记》成书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郭善兵;汉唐皇帝宗庙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谢勇;西方美学情感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春;孔门弟子思想分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良;《檀弓》散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夏凌霞;《晏子春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真彦;傩:对一种仪式戏剧的田野调查及其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睿yN;论春秋时代贵族的审美品位[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黄辉;略论先秦礼学的三次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许松;儒家诚信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李定乾;《滹南遗老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苑朋栋;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玉康;现代汉语通感的句法、语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叶罕云;夷齐故事及其文化意蕴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晔;吴艳艳;;论网络社会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6期
2 高德胜;;对话与灌输:道德教育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3 钱广荣;;教育伦理研究的创新视野——读识钱焕琦教授主编的新作《教育伦理学》[J];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
4 张志芳;;教育·种树[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1期
5 吕朝鑓;赵义军;;关于道德教育的哲学思考[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张典;;尼采道德的谱系之基本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杨儒宾;;“性命”怎么和“天道”相贯通的——理学家对孟子核心概念的改造[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赵俊;柳之茂;;中西古代诚信伦理比较及其现代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J];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10 张文俊;;《周易》中的和谐伦理思想[J];求索;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戴兆国;;儒家仁道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王青原;;中国人日常语汇中的“做人”概念[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青原;;中国传统“做人”概念与和谐社会[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6 刘岩;龙君伟;;行政伦理研究反思与展望[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艾有福;;论突发性灾害救助主体的德性[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8 彭江浩;;论梅里美小说中的伦理意识[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安云凤;;中国传统家教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培养孕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四倍;照顾副科级以上领导子女是权力自肥[N];检察日报;2010年
2 田成有;从文化的视角看法官的廉洁公正[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刘芳;聚卒练锐说“武德”[N];光明日报;2010年
4 田华;情感,应贯穿教育始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姜义华;从传统到现代:中华文明的转型路径[N];解放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揽月;王福红乐做“城市美容师”[N];安徽日报;2010年
7 夏一璞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尊严是外在存在与内在德性的统一[N];中国社会报;2010年
8 徐德生 王庆坨高中副校长;制度约束于形 情感约束于心[N];天津教育报;2010年
9 乔洪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视野中的市场经济与德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梁凤莲;文人在偏离传统的诉求吗?[N];汕尾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夫伟;迷失与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曾誉铭;自由与德性[D];复旦大学;2006年
3 寇爱林;心向上帝的旅程[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娜;何为好生活?[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晓峰;骑在道德围墙上的学校教师——教师的伦理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伟斌;康德至善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莉;道德养成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珉;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整体性与张力[D];山东大学;2008年
6 鞠成伟;法哲学视野中的财产权观念[D];湘潭大学;2008年
7 张敏敏;从伦理学到政治学[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艳琴;财富、幸福、德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静超;论卢梭的公意与自由及其古典主义倾向[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党建伟;正义美德的世俗面孔[D];北京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4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73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