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

发布时间:2018-04-24 18:09

  本文选题:社会创造性人物 + 家庭环境 ; 参考:《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摘要】:从家庭环境量表(FES—CV)与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的基本维度,对30位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这些家庭在控制性、组织性、亲密度、独立性、道德宗教观等维度上的平均得分较高,而在矛盾性上的平均得分较低;其家庭环境特点主要表现在家庭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家庭秩序性与家庭活跃性三个方面。(2)上述家庭总体上表现出"严父慈母"的传统教养方式;其父母教养方式主要表现在严厉性与慈爱性两个方面。(3)聚类分析显示,家庭环境可分为低控传统型家庭与高控传统型家庭两类,父母教养方式可分为严厉型教养方式与温暖型教养方式两类。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 that ( 1 ) The family environ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 control , organization , relative density , independence , moral religious view , etc . The results show that ( 1 ) The family environmen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family valu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 family orderliness and family activity . ( 2 ) The family environ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 the family value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 the family orderliness and the family activity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3期

2 程学超,谷传华;母亲行为与小学儿童自尊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4期

3 陶沙,王耘,王雁苹,董奇;3-6岁儿童母亲教养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儿童特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爱民;杨海河;张晚霞;裘蕾;孟杰;王凤芝;武英华;穆凤霞;郭纯全;王春华;宋琴素;闫奇;陈欣欣;滕红红;张秀玲;丁辉;;北京市社区0~12月龄儿童发展综合干预模式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年12期

2 王益文 ,张文新 ,纪林芹 ,侯逾璋;母亲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4期

3 阳德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抑郁、焦虑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9期

4 陈会昌,谷传华,贾秀珍,双赫,饶锋,任芳,张荣华,单玲;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3期

5 陈新景,冯超,曹朝阳;课堂民主化对小学生创造性影响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4期

6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许有云;儿童心理理论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9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10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丽丽;;音乐心理剧对流浪儿童自尊水平干预的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坤;王建中;;增强大学生创造力的心理训练探索[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尚秀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发展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禄小平;;对幼儿有效道德认识建构的思考[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5 杨丽珠;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6 王莹;陈清刚;赵松雪;邹宏涛;;青少年心理门诊患者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准胜;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宁;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刘在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冯夏婷;关于3-7岁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状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野;3-12岁儿童个性结构、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拥军;“期望—创新”模型的建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杜松涛;大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克波;师范生创造性思维、人格特征及其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莲兰;在沪韩国幼儿园生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艳平;初中生自我概念、考试焦虑及其相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易琳;对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途径对策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媛媛;教学中游戏精神下的学生自主性话语权探讨[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述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晓华;城市家庭生活方式变迁下的家长育儿观念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军;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多元智力倾向性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本先,,何军;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2 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6期

3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谷传华,陈会昌,许晶晶;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2 谷传华;陈会昌;;社会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历史测量学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1797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797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