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育思想对现代终身教育的启示
本文选题:终身教育理论 + 孔子教育思想 ; 参考:《新闻爱好者》2009年18期
【摘要】: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萌芽于身体力行的教学实践,孔子学说的主要体现是《论语》,它里面也蕴涵着丰富的终身教育思想。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
[Abstract]:Confucius was a great thinker, educator and politician in ancient China.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Confucius sprout from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he main embodiment of Confucius' theory i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which also contains rich thoughts of lifelong education. As stipulated in the Educ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G7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新红;;《论语》教育思想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2 于龙斌;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J];孔子研究;2004年04期
3 俞涛;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德贵;;韩国大儒李退溪的性情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张鹤耀;;浅析先秦时期的“天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4 李明;孔子素质教育思想新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余敏先;米学华;;韩剧在中国热播的文化反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凌;;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渗透[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毕宝魁;;《论语》“不有祝泙之佞”章本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华伟;;儒家和天主教孝论的冲突与对话——以《天主实义》为中心的考察[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03期
9 张雪;;谈器乐教师的语言修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10 胡启勇;;先秦儒家法辨正[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朝明;;经典新读与孔子思想再认识[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2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沙宗平;;回儒对话的实质——“宗教民族”与“文化民族”的碰撞和交融[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孔令宏;;儒学的仁礼关系及其现代诠释[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C];2004年
5 史仲文;;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和平崛起[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C];2007年
6 韦旭斌;彭望奕;申海清;付本懂;;从军事兽医学角度研读《元亨疗马集》[A];纪念《元亨疗马集》付梓40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暨兽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天宝;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林书杰;书写之道[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3 姚娟;《新序》《说苑》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举;性与秦汉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韩立平;南宋中兴诗坛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贺根民;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D];扬州大学;2008年
7 李凯;孟子的诠释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8 宋志东;近代山东商人的经营活动及其经营文化[D];山东大学;2008年
9 霍明宇;宋代令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任树民;先秦两汉抒情文学的诗性特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强诗;小说界革命与现代小说概念的生成[D];西南大学;2009年
2 李丙阳;从“相夫”看明代士大夫阶层妇女的家庭角色[D];西南大学;2009年
3 霍文杰;上古汉语“在”词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闫成全;顾t樜难а芯縖D];西南大学;2009年
5 张立彦;黄景仁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张海蕴;论高适诗歌中的忧患意识[D];西南大学;2009年
7 曾庆丽;牛肃《纪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杜学敏;《论语》中说类动词的翻译对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樊友猛;孔子、庄子旅游思想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琦伟;先秦经济信用思想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之任 ,张玉声 ,周东辉;孔子的自学成才思想初探[J];齐鲁学刊;1984年05期
2 张静;;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两个切合点——教育平等与终身教育[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金隆德;;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4 顾启 ,姜光斗;《侍坐章》中孔子的教育思想[J];语文学刊;1986年04期
5 郑其龙;孔子教育思想引论(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3期
6 刘炳范;终身教育理念的拥有与人文关怀的亟需——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论[J];孔子研究;2000年06期
7 林纪;孔子教育思想学术讨论会侧记[J];齐鲁学刊;1984年06期
8 王国彪;弘扬孔子教育思想 搞好中学语文素质教育[J];语文学刊;2005年02期
9 雍潜;;书刊介绍[J];北京成人教育;1986年08期
10 沈杰;;拨开论语见教育[J];教育;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国;;论语文规范[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2 唐祺;;试论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孟柱亿;;试论语音教学中的误导问题[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4 李子荣;;论语言研究的一种新模式——“四个世界”理论[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5 郑荣馨;;论语言得体的辩证性质[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6 瀚青;;孔子教育思想的民主性因素[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薛红;叶研;;略论语法停顿[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8 高时良;;孔子的环境意识教育意蕴剖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苏金智;;论语言权[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维和;郑光弦;江钦辉;;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增添一个新的衔接——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念大专的新思路[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阳市终身教育研究会会长 赵金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学习型城市[N];沈阳日报;2009年
2 ;《来自财富巅峰的声音——经营论语》[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赵荔红;经典图读·论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4 为民;《发现论语》《发现老子》叫板传统注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5 子规;可以传世的《论语外编》[N];四川日报;2003年
6 ;日本电视台:论语名言“指点”炒股被套族[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刘海明;何以百家争《论》[N];今日信息报;2007年
8 王艾宇;解放《论语》[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郭曼桐;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N];人民日报;2007年
10 ;仅读于丹是不够的[N];中国邮政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学功;冯从吾学术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化平;简帛文献中的孔子言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蒋伟胜;习学成德[D];复旦大学;2006年
5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曲爱香;孔孟荀的天人观及其生态伦理[D];浙江大学;2003年
7 张德苏;周室衰乱与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D];山东大学;2006年
8 陈东;清代经筵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乔俊杰;李善《文选注》修辞训诂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10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宗永;论语通注——兼论《论语词典》的编纂[D];广西大学;2003年
2 李磊;终身教育背景下社区教育模式选择[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3 高丽娴;基于终身教育理论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4 田春来;汉代《论语》的流传与演变[D];武汉大学;2004年
5 罗小如;论朱熹《论语集注》的训诂价值[D];宁夏大学;2003年
6 万蕊;《论语》同义词考辨[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琳;《论语》英译中补偿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莺;美国学者对孔子思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秋林;论翻译的对话性:兼评《论语》中哲学词汇的翻译[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孙毅;论语境对隐喻理解机制的指针作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98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79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