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智力障碍儿童全纳教育的多元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8-04-30 23:18

  本文选题:全纳教育 + 多元化教学模式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3期


【摘要】:将智力障碍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中 ,使他们接受合适的教育 ,是一个目前正在探索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杭州市萧山区分别从智力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学习的学制问题与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实施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优化整合问题、智力障碍儿童教学的校本教材确定与教学以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教学方法改进四个方面突破 ,形成了多元化的随班就读教育模式 ,不仅为该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而且也为我国其他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Abstract]:The placement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ordinary schools and their proper education is a problem that is being explored and urgently needed to be solved. In Xiaoshan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the problems of learning system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ordinary schools, and how to carry out effective resource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 determination and teaching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disabilities have made a breakthrough in four aspects, which have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diversified mode of in-class education. It not only opens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this area, 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特殊教育中心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科所
【分类号】:G7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云英;建构特殊教育理论[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1期

2 王珩;全纳教育哲学与教育民主[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琪;;学生参与全纳教育的教学策略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郝明君;;我国特殊教育课程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走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金家新;兰英;;全纳教育: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未来之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2期

4 陈曙;罗永华;黄依柱;;论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融合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5 雷江华;中国特殊教育学学科论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郭雅斌;徐艳秋;;全纳教育视野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原则[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7 黄汝倩;;盲校特殊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李芳;;以辩证的眼光看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刘文雅;贾天龙;;全纳教育理念下我国特师职前培养体制的改革[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赵凤娟;;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J];数学教育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海荣;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芳;游戏与特殊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新农;民国时期成都盲聋哑特殊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开妍;美国学校重构中的全纳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许巧仙;我国特殊教育立法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琳;全纳教育视角中的学生弱势群体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悦;聋校校园网语言训练资源库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顾丽霞;特殊教育聋生语言教学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钟玲;美国IDEA的演进与我国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莉;聋校语言教学与手语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清明;论教育民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刘国男;中国教育投入机制的弊端及改革方向[J];济宁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3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8期

5 朱国仁;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探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1期

7 黄志成;全纳教育之研究 访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8 黄志成;试论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9 杨禾;教师素质与教育观念的转变[J];云南教育;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密忠祥;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J];中国残疾人;2004年07期

2 陈云英;主编通讯[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9期

3 雨林;;部分国家的全纳教育实施政策[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4期

4 张宝蓉;以全纳教育的视角看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2年07期

5 邓猛,潘剑芳;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几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6 刘昊;社区中的教育资源对于推行全纳教育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6期

7 钱丽霞,杨继英;发展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构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Z1期

8 黄志成;西班牙:大力推广全纳教育[J];上海教育;2003年08期

9 李术;论全纳教育中的家长参与[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10 田静,王凌;全纳教育:实施模式、策略和实践特征[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明;;必须重视我国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谢立瑶;;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矫治的个案研究[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谢立瑶;;主题式课程统整教学模式在启智教学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平红姣;;“全纳教育”观指导下的精神科护患关系构建[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会亮;;英国全纳教育:让所有人融入主流的权利[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董尼;;在全纳教育理念视角下的摄影教育实践[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7 翁绮睿;;英国全纳课程的发展进程与困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金泉;姚刚;;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迎春;;论多元智能理论对政治课堂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努力办出老年大学的水平、特色和效益[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雷 本报记者 季佳莹 秦岭;总书记的勉励是特教工作最大鼓舞[N];哈尔滨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廉世民;为智障孩子塑造美好明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 谭嘉;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获4亿元中央投资[N];健康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高靓;世界目光聚焦全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刘延东;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刘小兵;全纳教育是建设全纳社会的最有效途径[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莉;拉萨市残联积极推行全纳教育[N];西藏日报;2010年

8 汪培坚 廖建霞;衢州中专践行全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彭薇;“全纳教育”培养通才兼顾偏才[N];解放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秦保树 通讯员 李晓阳;新乡幼师在德育工作中引入全纳教育理念[N];新乡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4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艳;核心力量锻炼对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磊;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能力以及体育康复现状的调查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3 邱洁;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社会技能训练架构探索及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媛媛;美国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晓明;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裴巧灵;芬兰全纳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婷;北欧全纳教育的特色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会敏;全纳教育理论分歧的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楠;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影;加拿大全纳教育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26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826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