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
本文选题:华文教育 + 马来西亚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摘要】: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的主要基地 ,也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由于华文独中坚持办学性质的民族性、办学目标的准确性、对办学活动的有效领导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得到持续的发展。由于华文独中的发展 ,马来西亚成为海外华文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华文独中的办学经验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Chinese independent middle school in Malaysia is the main bas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Malaysia, and is also a model for the educ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Because of the national natur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accuracy of the school running goals, the effective leadership of the school running activit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Malaysia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laysia has become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y in the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he experience of running a school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
【分类号】:G7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泓汐;;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本土化转型[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Z1期
2 韩会君,林敏萍;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学校体育的现状与未来[J];上海体育科研;2003年03期
3 王焕芝;;文化民族主义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10期
4 周聿峨,龙向阳;马来西亚华族的民族母语教育[J];世界民族;2002年03期
5 莫泰熙;英文教育回流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挑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耿红卫;;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简论[J];船山学刊;2007年02期
7 王焕芝;洪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趋势[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张宏红;;马来西亚华文野护根冶教育[J];教书育人;2010年32期
9 梅潇;;让陶行知思想传播得更远——南京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赴马来西亚交流侧记[J];生活教育;2010年07期
10 耿虎;曾少聪;;教育政策与民族问题——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为例[J];当代亚太;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振华;曾洁;;加强普粤拼音优化教学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蔡亲炀;;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的现况与发展[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开慧;;马来西亚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启示[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灯;;大华文教育视阈下的境内外学生互动教育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5 林梅;;马来西亚的印尼劳工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6 林国安;;马华文学作品编选独中《华文》课文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蔡铁民;;闽南侨胞乡情流变[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张永安;;面向21世纪暨南侨校教育发展新思路[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人怀;;面向新世纪的创新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关秋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下一代[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胜林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东南亚华文教育的三次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胥爱珍 通讯员 龙淑英;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教育基地落户我市[N];德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京生 张燕萍;侨务部门拓展华文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记者 雷辉 通讯员 黄爱华;百余志愿教师赴海外教华文[N];南方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红;华文教育为中华文化“留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孙汝建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华文教育教什么? 育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红;华文教育牵动众人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记者 黄之宏 张睿 实习生 孙余丹;全国首个全日制华文班开学[N];温州日报;2011年
9 ;世界华文教育大会背景资料[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杨子岩;发展华文教育正当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雯;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春艳;抗争与妥协:马来西亚华社对华族母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康海玲;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叶兴建;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商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9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SIRIWAN WORRACHAIYUT(韦丽娟);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欣;马来西亚教育政策改革对华族国家认同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2 李进敏;菲律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刘许;菲律宾华文教育支持者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曹慧覃;泰国清迈市市政府小学华文教育现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黄桂林;缅甸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区华文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黄永涛;泰国华校华文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小荣;从华文教育的角度看海外华人的文化追寻[D];暨南大学;2012年
8 陈美君;老挝华校华文教育的现状、困难与改革[D];苏州大学;2012年
9 刘小妃;越南南部华族华文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郭慧丽;新马印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展望[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26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826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