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几点思考
本文选题:农村劳动力 + 职业技能培训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2期
【摘要】:对农村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已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随着入世和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市场化程度低,产品生产成本高,品质差以及污染等方面。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缺失,没有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对此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城乡经济固有的二元结构及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使其无力自我发展。对此,应强化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参与和管理,建立法制化的培训教育机制,构建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各类资本参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体系,引导教育资源向农村教育市场转移,整合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优势资源,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模式,拓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领域,加快使用技术和新技术培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Abstract]:The lack of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the rural labor force has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and with the accession to the WTO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lags behind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mainly in the structural surpl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w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high production cost, poor quality and pollution. The lack of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rural labor forc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nd lack of necessary capital investment; the inherent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and weak rural economic base makes it unable to develop itself. In view of this,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participation and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rural labor force, and establish a legalized training and educ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ng multi-channel financing mechanism and various kinds of capital participating in rural labor forc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system, guiding the transfer of education resources to rural education market,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 resources of rural labor forc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We will perfect th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model of rural labor force, broaden the fields of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rural labor force, speed up the use of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分类号】:G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霄迈;王加仁;顾祥;;做好“农民大培训”这篇大文章(上) 姜堰市“农民大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培训;2008年06期
2 胡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农民[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23期
3 杨玉英;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J];甘肃科技;2005年01期
4 祝丹;孙红;林艳辉;;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当代生态农业;2010年Z2期
5 张爱萍;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2期
6 沈秀芬;石鑫炯;;绍兴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做法及经验[J];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16期
7 汪孝文;王荣昌;南方;;农民技能培训方式之比较研究[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7年05期
8 陆宗祥;;创新农民培训体制[J];今日新疆;2006年10期
9 陈立耘;;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Z1期
10 ;八面来风[J];中国就业;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2 陈汉林;;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 促进农村劳务经济发展[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顾力平;刘瑞霞;;职业院校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探究[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发挥职成教育职能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张雷;;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东朗;吴正安;;转型期农村劳动力务农意愿与耕地保护[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建胜;;从流动人口到劳动力移民——农民工流动的新趋势[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蔡笑;;80后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双重边缘化背景下的迷失[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刘爱峰;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N];莱芜日报;2008年
2 ;应着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石俊文;代县敲定今年为民兴办十件实事[N];忻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索颖;市政协领导视察我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N];新乡日报;2008年
5 鲍双成;东胜区积极开展就业培训[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6 陈楷 记者 熊心权;为产业发展培养能人[N];自贡日报;2009年
7 ;江源打造职业技能培训新亮点[N];长白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陈邦明 许蕾 通讯员 王平;保姆将持证上岗[N];南方日报;2009年
9 张舜;开创职业技能培训新局面[N];中国信息报;2010年
10 记者 林迁忠;我州今年已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576人[N];阿坝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毕芬;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途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吴彩容;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选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3 黄映晖;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刘晓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罗华荣;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益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赵海;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熊会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杜书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刘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陈告;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湖南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准;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林赛;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行为实证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启星;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4 张丽华;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韩静;生态岛建设背景下的崇明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宇涛;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机制及结构优化[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王祖力;农村劳动力增收能力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周全胜;关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宏涛;农业技术进步背景下提高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赵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对城市物价与工资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21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92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