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身学习的发展动力及策略
本文选题:终身学习 + 动力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摘要】:本文在简要回顾美国终身学习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和分析了推进美国终身学习发展的动力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为发展终身学习而制定的政策和策略。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 brief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plaining and analyzing the impetu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mul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since the 1990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系 浙江大学教育系
【分类号】:G72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铁华;王希海;;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与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7期
2 李建芳;关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9期
3 王艳玲;加拿大发展终身学习的策略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4 宋微;程艳;崔蓉;;终身教育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策略[J];成人教育;2008年10期
5 梁萍云;;论教师需要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4期
6 任学华;;成人自我导向学习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郭永丰;;浅谈物理学习方法[J];考试(教研);2011年10期
8 陈瑛;当前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9 江慧萍;;浅谈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J];正德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付彬,李涛,陈亮;当代大学生心理动力结构及其引导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书林;;青年人才与“终身学习”的趋势[A];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1)[C];2001年
2 郑伯杰;;培育学习型老人 造就老年学习型家庭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工作[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范秦宏;孙兵;;图书馆员专业教育与终身学习[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晓晶;;终身学习:编辑工作的支点[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赖玉成;;社会团体在终身学习社会中之角色与功能——以嘉义市天文协会为例[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鑫;刘彦华;曾宪翠;;孔子与终身学习心理学思想[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宏;;数字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和终身学习[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昌凡;岳山岳;;论电大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9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檀彩莲;;编辑: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景寅;教师需要终身学习[N];承德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龙在宇;从“补课”到“终身学习”[N];南充日报;2009年
3 赵选华;党员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N];西藏日报;2006年
4 吴忠魁;终身学习:对教育及社会的改造[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河南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 赵红亚;终身学习:日本的基本教育政策[N];中国人口报;2006年
6 记者 秦小艳;2012年内实现一个社区拥有一所学校[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拉罗阿龙;领导干部要做终身学习的模范[N];大理日报(汉);2007年
8 贾荣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N];解放军报;2002年
9 肖锋;党员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N];韶关日报;2008年
10 旭涛 编译;新加坡PDCM模式:加强教师终身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马成j;基于知识链的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利群;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谦;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动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冉东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D];上海大学;2005年
8 金富军;中共早期反帝理论与策略研究(1921-1925)[D];清华大学;2005年
9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史晓白;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水志国;日本大学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贾金玉;职业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胡蕙芳;关于我国学习型社区构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丽;学习型家庭构建之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张春燕;《欧洲终身学习质量指标报告-15项质量指标》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林宏强;中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同明;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课件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李琴;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金成;泰国老年人的终身学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陆海明;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分析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96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99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