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背景对个人教育回报和收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15 15:15
【摘要】:家庭背景是个人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忽略家庭教育背景会导致个人教育回报的高估。随着个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背景对个人教育回报的影响逐渐增大;与父亲的教育背景相比,母亲的教育背景对个人教育回报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父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其对个人收入的正面影响逐渐增大;与父亲的教育背景相比,母亲的教育背景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因而,教育投资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自身的收入水平,而且可以对其子女的收入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Abstract]:Family background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of personal income. Neglecting family education background will lead to overestimation of individual educational retur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rsonal education level,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background on individual education retur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mo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has relatively greater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education return compared with fa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n personal income increases gradually. Compared with the fa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the mothe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as a relatively greater impact on personal income. Therefor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income level of workers themselves, but als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come level of their childre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调整个人收入差距与促进社会公平研究(05BYJ0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收入再分配政策机理和效应的微观模拟(05JJD79007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的微观模拟(NCET-05-0318)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世伟;罗胤;;吉林省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的现状和对策[J];人口学刊;2006年06期

2 张秀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J];人口学刊;2006年05期

3 杨道兵;陆杰华;;我国劳动力老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J];人口学刊;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3 孟大虎;制度性分割、人力资本粘性与失业问题——以东北地区为例[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4 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以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J];财经论丛;2004年06期

5 任兆璋;范闽;;教育工资升水率的微观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6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7 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任兆璋,范闽;中国教育质量与收益率的微观计量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9 吴克明;大学生就业冷背景下大学热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罗楚亮;;教育、收入与主观幸福感[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刀福东;;傣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初探[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忠斌;人力资源后发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慧勤;高等教育收费与学生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钱雪亚;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叶欣茹;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需求预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任红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晓华;技能回报、经济转型与工资不平等的上升[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芳;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经济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王承强;超低生育水平下的山东省区域人口发展态势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薇;农村籍大学生教育个人成本收益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聂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周群英;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海峰;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7 聂绪海;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零售单位空间布局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8 包宁;农村教育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祝富钧;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10 吕世斌;教育和收入不平等[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胜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J];东北亚论坛;2004年02期

2 潘石,孙世强;东北经济落后原因诸说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4年02期

3 秦星;我国就业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3期

4 陆杰华,彭琰;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宏观经济后果分析[J];经济问题;2000年09期

5 潘石;中国加入WTO后深化国企改革的若干理论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3年07期

6 张秀娥,钟贤巍;促进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5年08期

7 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1年05期

8 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失业和非正规再就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先国;黄志岭;苏振华;;家庭背景与教育回报率——基于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年04期

2 Alan de Brauw;Scott Rozelle;;中国农村非农就业教育回报率的一致性[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9年01期

3 薛耀文;宋媚;张朋柱;;中国农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其社会地位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3期

4 石文;;山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农民工的角度[J];甘肃农业;2008年11期

5 苏h椒,

本文编号:2124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124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