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投资的动机与行为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9 09:51
【摘要】:概述了国内外对家庭教育投资的研究,选择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家长最优化框架来构建一般模型.重点讨论了家长的最优教育投资水平和子女的最优回报水平与家长收入、子女才智水平和家长利他系数等重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动机把家长的决策看作一种隐性契约,在此基础上得到特定子女消费效用对家长而言的"价格",它与上述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影响到相关教育政策的效果.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family education investment, chooses the parent optimization framework in the neoclassical economics to build a general model, and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timal educational investment level of the parents, the optimal return level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parents' income, the intelligence level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parents' altruistic coefficient and so on. A parent's decision is regarded as a recessive contract,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price" of a specific child's consumption utility to the parent is obtaine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bove parameters will affect the effect of the relev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2004年教育部重大课题资助项目(04JZD0023)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艳丽;论孩子的家庭教育投资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胡芳日;;我国家庭教育投资偏好形成及其影响[J];企业家天地;2006年12期

3 陈岩;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分析[J];山东经济;2004年06期

4 丘兆逸;浅析不确定性条件下家庭教育投资的风险[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学行;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浦;李燕琴;;西北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农村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杨开明;;高等教育投资及其风险的进一步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3 刘洋,谷松;家庭教育投资背后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刘七军;;贫困地区“新读书无用论”现象思考——以土桥村二组为例[J];开发研究;2005年06期

5 蒋辉;;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年22期

6 罗少郁;;家庭教育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J];南方农村;2007年02期

7 杨筠;;西部农户教育投资“有限理性”原因的探询[J];农业经济;2007年10期

8 钱丽;;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现状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1期

9 张古鹏;;对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分析与计算[J];山东经济;2007年02期

10 杜时忠;卢旭;;转型期的教育崇拜:困惑、释疑、求解[J];探索与争鸣;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灿平;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王利娟;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黄祖军;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名勇;长沙商贸学院拓址项目可行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左慧;大学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郝风亮;农村家庭的教育放弃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刘潜;城镇居民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有限理性选择”[D];四川大学;2006年

5 韩春蕾;江苏省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6 张忠宇;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三元经济结构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7 林建;高中生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高一子;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选择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子彦;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10 历志坚;论中国城镇居民财产分布对收入分配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锋;家庭投资高筹教育的社会背景和理论依据[J];东岳论丛;2000年03期

2 周正,周佳;关于高校收取学生费用的相关问题探讨[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3 丁小浩;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4 余秀兰;略论教育消费[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5 顾书桂;高等教育中的个人投资和政府投资[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6 程森成,杨毅,赵海信,赵迎红;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分析及建议[J];江汉论坛;1999年05期

7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4期

8 詹克波,陈国维;居民对高等学校收费的经济承受能力分析[J];教育与经济;1997年02期

9 任晓;个人高等教育投资决策行为分析[J];教育与经济;1998年02期

10 吴克明;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玉;汤宇梅;;家庭教育投资的盲目性及原因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张屈征,贾继红,王春玲;家庭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关系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马冬梅;;“教育投资”的5大误区[J];中华家教;2009年08期

4 马菁菁;;家庭教育投资的误区与对策[J];中华家教;2007年03期

5 ;家教信息[J];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2004年02期

6 兰军;关于家庭教育投资的理性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2年08期

7 张玉林;;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若干对策[J];贵州教育;2007年13期

8 马范文;家庭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和可行性[J];教育评论;2001年05期

9 常万新;家庭教育投资的误区与对策探析[J];教育探索;2004年12期

10 周星辰;;家庭教育投资的经济学思考[J];学理论;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忠斌;李杰;;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资能力比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忠斌;;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家庭投资不足的原因及扩大投资对策[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孙百才;黄俊;;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入学决策与匹配婚姻[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樊玮;贾丹华;;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农村信息化现状的实证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弓建茂;;质量立校 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打造品牌[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昆宝军;家庭教育投资切忌盲目[N];大众科技报;2002年

2 陈少波;家庭教育投资巨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静明;家庭教育投资:投向何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唐景莉;让每一个家庭教育投资回报最大化[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柏玲;家庭教育投资“实用”至上[N];文汇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莎 文闻 沙月 王莹 侯婷婷;家庭教育投资:芝麻开花节节高[N];云南日报;2004年

7 六月;改变心理价格预期[N];市场报;2003年

8 本报评论员 张志勇;稳定物价更要稳住百姓的心理价[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9 代乐 吕雪松;破解家庭教育投资“四大难题”[N];贵州日报;2004年

10 记者 苗郁 发自上海;家庭教育投资持续升温[N];国际金融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宏峰;银行公司治理中的隐性契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莹;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赵智勇;论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李立荣;上海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倩;养老保险影响劳动者工作流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郑颖;基于合作研发组织下的隐性契约稳定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王然;隐性契约视角下产品特性与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刘娜;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黄吕波;消费者心理价格视野下的旅行社低价格竞争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刘玉琴;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的征地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73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173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7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