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成人学习者的社会角色意义、角色冲突及解决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network, adult learners have many social roles and social obligations. Different social roles reflect the different social relations, social statu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faced by adults, which affect the learning attitude of adult online learn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behavior. In this paper, the role theory of sociolog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ocial role of adult learners under network condi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adult learners' social roles on adult learning, and the social role conflicts and solutions of adult learners.
【作者单位】: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张家港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KA030187),《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7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特色社区教育——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0期
2 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黄雪萍;;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4 朱绍友;当前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隐忧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何瑞菲;陈世永;;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兰军瑞;;高校班级民主化改革新模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马忠才;;分层与流动:回族女童教育的动力机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0 魏亚萍;;我国农民生育行为的社会结构解释[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宋广智;;海洋社会学:社会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张友琴;;老年参与的理论与实践[A];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积极老龄化”中文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5 潘成忠;史霄;;网络文化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冲击[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蒲琨;;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万江红;;农村民间借贷中的农户行为研究[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宫浩钦;;产品中的社会分层结构[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10 谢绚丽;;论分工与社会和谐——读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梁栋;网络组织的兴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5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灵燕;论企业内的权力关系[D];西北大学;2003年
8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用兰;现代传媒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境遇及提升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代丽;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合理性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张旭;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曦;成都高新区离异单亲家庭普高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育馥;名词解释[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4期
2 Ф.舍列基 ,李君锦;评《家庭社会学的问题和方法》[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8期
3 夏纪康;“角色”混同漫谈[J];社会;1982年04期
4 ;成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成人教育;1982年04期
5 M.佩荣 ,江小平;法美社会学比较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2期
6 索洛维也夫;周士琳;;家庭关系中的道德心理因素[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11期
7 时蓉华;;个人的社会化过程[J];当代青年研究;1983年11期
8 时蓉华;;个人的社会化过程[J];当代青年研究;1983年12期
9 孙嘉明;从“叮鈠玉佩”谈社会角色[J];社会;1984年06期
10 ;名词选译[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超群;;机构改革的理论前提[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闫加民;贾德友;白峻峰;;老年心理漫谈[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3 李大星;;应当建立定期编辑业务考核制度[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4 翁正石;;从语言的使用看中国儒家的工夫论[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5 王义纲;;编辑工作与社会心理学试论[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6 姚锡良;;书刊编辑与客体间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特征[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7 姚锡良;;期刊退稿问题的研究[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8 魏勇;;编辑角色试论[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9 涂可国;;试论人的自我问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韩民青;;论人的个体与社会的二重性[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安贞里二小 韩湘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张小菲;老年文化促进老年健康[N];中国石化报;2000年
3 张晶;论职业伦理[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4 周润智;健全的学校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5 章传家;增强共产党人“三观”建设的时代感[N];工人日报;2000年
6 连晓霞;孩子的创造性源于快乐的游戏[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7 记者 苏军;养不教 父之过[N];文汇报;2000年
8 新疆经济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苏继赏;创新思路[N];新闻出版报;2000年
9 苏州大学教授 徐斌;中老年十要十忌[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记者 甄学宝;《知识经济与大众传媒》出版[N];中华新闻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魏凤;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谢静;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杜成会;理解报纸大众化——关于我国20余年报业改革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5 郑宜庸;审美之难——电影性爱场面的观看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6 苏滨;中国清末民初的美术与社会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郑瑞侠;中国古代早期文学边缘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志勇;多Agent系统体系结构及建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赵玉宝;先秦性别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坚;西方现代广告:商品拜物教的传教士[D];暨南大学;2000年
2 张福平;新闻出版文化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3 李慧文;汉语俗谚男性问题初探[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余瑞冬;网络编辑社会角色及素质能力剖析[D];广西大学;2001年
5 安春平;宋代的医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张森;摄影图像与绘画图像的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7 陈梦莉;社会角色与私人本位[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昱姝;生命的燃烧[D];郑州大学;2001年
9 魏霞;传统中的抗争——清前期广东女性角色探析[D];暨南大学;2002年
10 谭卫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46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44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