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现代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9 06:48
【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由于世界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和就业大环境,为了适者生存,人们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学会终身学习。本文分析论述了以网络为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对农民工多门类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平台构建,必将对经济社会终身教育事业及金融危机下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earning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Because the world affects the real economy and employment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survive the fittest, people must receive lifelong education and learn lifelong lear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network, on the platform of multi-category skills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migrant workers. It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unde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long education caus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公共计算机教研部;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A类项目“现代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06007
【分类号】:G7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毅;张洁;;面向创新能力建设的继续教育与培训[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吕振欣;;创新能力培养是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环节[J];才智;2009年24期

2 冯灿;丛宪昌;宋海岚;;中国科学院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分析与探索[J];继续教育;2009年07期

3 吴延军;;电信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新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朱丽颖;郑修霞;朱秀;陆虹;;我院在职护士继续护理学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琳;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图书馆员学习交流平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阎桂芝,马永斌;我国继续教育体制发展的动因、特点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5年08期

2 路甬祥;为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的书面致辞[J];继续教育;2005年03期

3 张柏林;在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继续教育;2005年03期

4 杨成利;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因与特征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5 刘奉越;;发达国家继续工程教育经验及借鉴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王建国;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向[J];山西成人教育;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令嘉;现代远程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丽娟;;浅谈现代远程教育对终身教育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1期

3 吴健强;关于构建地市终身教育体系基本模式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余善云;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郝国文,段佳彬;可持续发展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J];理论前沿;2005年18期

6 袁素瑛;重视农民工的心理问题,构建和谐社会[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7 陈朋;张华;;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胡日查;包桂兰;;谈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民工心理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孙永杰;;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构建天津市终身教育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赵恒新;;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熹微;;浅谈现代远程教育[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何旭;;关注农民工的“负文化”现象[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3 张岳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兴全;;贯彻“三个代表” 关注农民工阶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5 韦庆儿;;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几个现实性问题[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吴世和;张树棠;;对解决当前困扰农民工问题的几点思考[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铜山;;论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刘建花;;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难点及发展对策[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礼良;;论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学习[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10 李小牧;;论金融危机的传导性问题[A];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课题组;农民工眼中的金融危机调查现场摘录[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江宜航;金融危机波及农民工就业[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丁杰 米色你阿木;金融危机下,我州农民工阴晴两重天[N];凉山日报(汉);2008年

4 记者 李玫 实习生 王琳 通讯员 唐伟志;推进现代远程教育[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长子中;关注金融危机下的80后女农民工[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记者 刘洁 全四清 牛卫国 邓隆飞 江丛干 见习记者 澎冰 周顺华 实习记者 郑宏耀;安置返乡农民工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紧急行动[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淼;农民工是化解金融危机的重要资源[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邱海鹰 刘正;华蓥“草根银行”助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9 王国军;金融危机考验第二代农民工[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程应海 周斌;“雪中送炭”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于乃书;对金融危机若干问题的分析——兼论日本经济危机的成因[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刘晓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李小牧;九十年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研究[D];辽宁大学;2000年

7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9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恩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喜英;我国农民工歧视问题的制度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陈海华;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探析[D];广西大学;2004年

4 徐璐;我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朱立丽;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及保障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许霞;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探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红艳;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李祝平;现代远程教育营销渠道管理[D];中南大学;2004年

9 郑广怀;伤残农民工:不能被赋权的群体[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韩薇薇;论金融危机的生成与防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49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449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