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八省区的选择与行动——地方政府全力推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

发布时间:2019-08-17 22:10
【摘要】:教育部高教司近日的调查显示,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多方面的有效措施,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浙江、辽宁、湖南和安徽等地工作较为扎实,其中湖南省和安徽省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已基本完成。高教司还对湖南、浙江、安徽、上海、重庆、吉林、贵州、青海等8省市的情况进行了通报。8省市2003年高职毕业生总数108746人,签约人数62141人,签约率57.14%。未签约毕业生47500人,其中已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占未签约毕业生的50.51%,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占未签约毕业生的49.9%,参加培训的学生13206人(占未签约毕业生的27.80%),获得资格培训证书的学生5909人。
[Abstract]:According to a recent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in various provinces (cities, autonomous regions)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training project for gradu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have taken effective measures in many aspects to make obvious progress in the training of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for 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jiang, Liaoning, Hunan and Anhui and other places work more solid, among which Hunan and Anhui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training has been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lso briefed Hunan, Zhejiang, Anhui, Shanghai, Chongqing, Jilin, Guizhou and Qinghai provinces and cities on the situation of eight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2003, the total number of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in 8 provinces and cities was 108746, and the number of signatories was 62141, with a signing rate of 57.14%. There were 47500 unsigned graduates, including 50.51% of the unsigned graduates who had obtained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49.9% of the unsigned graduates who had not obtained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13206 students (27.80% of the unsigned graduates) and 5909 students who had obtained the qualification training certificate.
【分类号】:G718.5;C9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伟英;;找出路 谋发展 办出特色创辉煌——对近年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2 林强;;“热”才为何“虚热”[J];干部人事月刊;1996年10期

3 曹玉峰;;新经济发展模式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6期

4 ;合浦县举办2010年民营企业招聘会[J];人事天地;2010年22期

5 ;动向[J];黄金时代;2003年02期

6 蒋君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劳动权益保护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1年18期

7 ;地方[J];教育;2011年20期

8 ;广西梧州市首场校企技能人才对接招聘会圆满结束[J];人事天地;2011年07期

9 黄丽英;;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SWOT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荣华;;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探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武毅英;谭诤;;高校毕业生区域流向与人力资源配置关系的定量分析——以部委属院校为案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周小西;王红飞;;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的小型调查及分析[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4 卓成霞;;改革开放30年与大众就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5 谢维和;;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需要新的制度设计与安排[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6 戴锐;;青年就业问题的政府对策与教育措施——从大学生与一般青年之比较出发的研究[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7 ;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制度分析[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8 权福军;;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来自75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9 吴庆;;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现实定位及具体类型[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10 时勘;刘长江;张淑华;于文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尤紫;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生就业喜忧参半[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记者 万玉凤;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西京学院院长 任万钧;当前如何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记者 何春雷;4项措施促进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5 王莹;辽宁为毕业生就业建绿色通道[N];商务时报;2008年

6 盛娟;我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盛宴”开席[N];永州日报;2008年

7 特约记者 黄学良;福建援助“双困”毕业生就业[N];中国人事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任意;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经济日报;2009年

9 记者 霍红 通讯员 孙萌萌;沈阳全年至少提供见习岗位8000个[N];沈阳日报;2009年

10 首席记者 栗明 记者 侯冰冰;提供1.8万个岗位 力促九成毕业生就业[N];鞍山日报 ;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赵珍;中国青年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会香;郑州市人才市场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姜利;镇原县职业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黄娟;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任春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联动机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5 白呼娣;论财政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2年

6 杜彬;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7 孙利;中澳合作办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周丽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集美大学;2007年

9 桂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应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刘文浩;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初步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8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528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5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