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情绪情境理解的实验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15:59
【摘要】:情绪理解作为社会沟通和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基础。大多数儿童3~5岁基本能够建立起情境与情绪的关联,自闭症儿童社会沟通和互动能力持续性损伤,这类群体是否能够建立情境和情绪之间的联系呢?本研究从情境-情绪关联的角度出发,以17名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四种基本情绪的情绪情境理解进行了研究,以探索自闭症儿童是否能将情境-情绪建立联系,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情绪情境理解的特点设计干预方案对1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干预。实验研究利用经过标准化的面部表情图片和情绪情境图片,设置社交/非社交情绪情境、动态/静态情境的实验条件,探索自闭症儿童对四种基本情绪的情绪情境理解情况。干预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中的逐变标准实验设计,对1名自闭症儿童依次针对开心情绪、伤心情绪、害怕情绪和生气情绪进行干预,考察干预方案对四种情绪情境理解的效果。实验结果发现:1)自闭症儿童难以将情境和情绪建立关联。2)在四种基本情绪中,对开心情绪情境理解得最好,对生气情绪情境理解的最差。3)相比在非社交情境下,自闭症儿童在社交情境下理解情绪显得更加困难,尤其在社交情境下伤心情绪和害怕情绪的识别率显著低于非社交情境下的识别率。社交情境下,情绪线索识别正确的人数显著少于非社交情境下的人数。4)提示条件对自闭症儿童识别情境线索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显著地促进自闭症儿童识别生气情绪的情境线索;有无提示条件对自闭症儿童情绪与情境线索的关联的影响不显著。干预研究发现:1)自闭症儿童情绪情境能力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提高。2)干预对四种基本情绪情境理解的效果不同。四种情绪中,开心情绪情境理解的正确率最高,生气情绪情境理解的正确率最低。这说明开心情绪情境理解的效果最好,生气情绪情境理解的效果较差。根据实验研究和干预研究的结果,对自闭症情绪情境理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教育建议。
【图文】:
图 1 面部表情选项图片表 3 面部表情选项图片的一致率评分情绪类型 一致性开心 97%伤心 100%生气 94%害怕 94%3.2.2 情境视频材料 情境视频的制作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情境内容贴近自闭症儿童生活,容易被自闭症儿童理解,且避免由于情境内容过于陌生而无法识别情绪,需确保情境会引发自闭症儿童特定的情绪。
表 4 情境视频材料的基本情况情境类型 数量 情境一致性范围 情绪一致性范围开心 4 100% 100%伤心 4 100% 83%-100%生气 4 100% 43%-100%害怕 4 90%-100% 83%-100%从上表可以看到,视频拍摄的情境所指向的情绪总体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就境内容识别情绪方面,相比开心、伤心、害怕情绪识别,生气情绪识别的一致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很容易把生气情境理解为伤心。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儿阶段,,幼儿有典型的伤心情境 ,但很少有典型的生气情绪(何洁,2009),此,生气情境的识别一致率较低。鉴于此,虽然生气情境情绪识别的一致率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6
本文编号:2645943
【图文】:
图 1 面部表情选项图片表 3 面部表情选项图片的一致率评分情绪类型 一致性开心 97%伤心 100%生气 94%害怕 94%3.2.2 情境视频材料 情境视频的制作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情境内容贴近自闭症儿童生活,容易被自闭症儿童理解,且避免由于情境内容过于陌生而无法识别情绪,需确保情境会引发自闭症儿童特定的情绪。
表 4 情境视频材料的基本情况情境类型 数量 情境一致性范围 情绪一致性范围开心 4 100% 100%伤心 4 100% 83%-100%生气 4 100% 43%-100%害怕 4 90%-100% 83%-100%从上表可以看到,视频拍摄的情境所指向的情绪总体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就境内容识别情绪方面,相比开心、伤心、害怕情绪识别,生气情绪识别的一致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很容易把生气情境理解为伤心。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儿阶段,,幼儿有典型的伤心情境 ,但很少有典型的生气情绪(何洁,2009),此,生气情境的识别一致率较低。鉴于此,虽然生气情境情绪识别的一致率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娜;钱乐琼;肖晓;周世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基于视觉线索的基本情绪识别能力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1期
2 林云强;曹漱芹;;动态情境任务中自闭症儿童社交定向的眼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9期
3 王异芳;何曲枝;苏彦捷;;2~5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及其与语言能力的关系[J];幼儿教育;2010年Z3期
4 何洁;徐琴美;;幼儿生气和伤心情绪情景理解[J];心理学报;2009年01期
5 刘国雄;方富熹;赵佳;;幼儿对不同情境中的情绪认知及其归因[J];心理学报;2006年02期
6 徐琴美;何洁;;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7 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娜;听力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莫新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之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2 卓美红;2-9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丁晓攀;儿童基于不同信念的生气和伤心情绪理解[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5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64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