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00:38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儿童是国家的未来。重视家庭教育和关切家长育儿能力是回归教育原点,构建“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合力的关键,对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起着基础性作用,直接攸关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近年来,伴随着教育生态学、全景教育理念、共同责任理论等理论研究的兴起,国家出台家庭教育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以及“虐童”、“家庭暴力”等家庭教育实践问题频频发生,家庭教育在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家庭教育专业性、科学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家庭教育指导师是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专业化进程,落实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的关键,其素质水平直接攸关家长能否树立正确家庭教育理念、明晰自身的育儿责任以及习得正确家庭教育方式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我国严重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人才,家庭教育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滞后,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家庭教育相关领域工作的人数极少,在职家庭教育指导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也极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科学化家庭教育实践的开展。因此,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提升家庭教育“软件系统”,成为我国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2016年全国妇联等九部委联合发文《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指出“提升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在发展壮大家庭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专家队伍、志愿者队伍、‘五老’队伍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家庭教育指导人员专业标准和培训规划。各地依托有条件的高校、研究机构或互联网平台等,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培训基地,开发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培训课程和大纲,科学系统培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这为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指明了努力方向,描绘出了未来的发展蓝图,但规划意见尚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为本研究的选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空间。本研究以问卷与访谈为实证方法,在全国范围内,从华北、华南、华中、华西、华东5大区域选取了6个省(直辖市),每个省(直辖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别选择了不同市(区、县)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人员以及管理者,展开实证调研。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对家庭教育专业伦理价值认识欠缺,体现为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与专业认知有待夯实;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尚未成型,体现为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家庭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制缺乏统一规范;专业化的组织管理缺位,体现为专业组织不够齐全完备、专业资格认证有待推广与评价和监督机制尚未形成;专业服务缺乏支持,体现为专业人才普遍较为缺少、全日制职业尚未得到认同、个性化服务尚未形成与经费支持较为欠缺等现实问题。通过对我国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发展的一般状况、问题及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比较研究法,探究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家庭教育指导师等培养发展实践及研究成果。我国大陆地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践与研究起步较晚,通观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家庭教育实践与研究,为我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提供以下重要启示:第一,在法律基础上,以法为先,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家庭教育法律体系;第二,在经费保障上,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第三,在组织保障上,建立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组织,依托高校、研究机构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第四,在认证准入上,制定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第五,在培养规模上,我国家庭教育人才的培养急需专业化和规模化;第六,在就业渠道上,拓宽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就业通道、建立继续教育体系。理论探源为研究开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的生长点。专业发展理论认为,专业发展就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某种专业(或专门职业)标准的指引下,通过不断提升其自身素质的过程。教育实践理论主张人才培养不光要重视理论掌握,也要重视实践锻炼,通过实践升华理论,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一体化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不仅受到其自身身心规律的制约,而且离不开其生存系统环境的影响。社会支持理论认为,家庭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且需要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支持与协作。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在时间跨度与空间范围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不仅存在学校,而且存在于家庭、社会之中,不仅发生于个人位于学校的时段,而且延伸至人的终生。这些理论为论证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培养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基于理论基础、实践分析及国内外优秀经验借鉴,本研究从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基本原则、素养结构、培养层次以及基本类型六个方面锚定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定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应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具备多方面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坚持学生为本和社会需求导向为基本原则,以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专业素质为素养结构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旨在通过培养,建构涵盖专科、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多层次且互为贯通的人才队伍,成立以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人才梯队。研究认为应从系统化的政策法律机制、协同化的管理机制、标准化的准入机制和网格化的载体机制四个逻辑层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养机制。政策法律方面,建构国家层面重基本、行业方面重配套、地方层面重执行的系统化保障机制,多措并举多层次系统化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执行,为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过程严肃性、权威性提供法律支撑;管理机制方面,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加强企业、学校与行业协会责任落实与合作,建构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元培养主体间的联动制度,为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提供责任主体保障;准入机制方面,通过规范政府主导力量,完善资格准入设定,严控资格考试流程,规范准入考试内容以及调整资格聘任权力,建立严进宽出的标准化准入机制,为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提供过程性保障;载体机制方面,建立学校培养重基础、输送适应专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市场培训重特色、打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企业培养重融合、形成学校市场企业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协会培养重指导、营造学术交流与指导服务深入融合的氛围。多方配合、共同着力为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提供载体保障。
【图文】:
教育首次成为舆情热点(见图 0-1),表明家庭教育逐步受到重视,教育发展呈现“大教育观”视野。1在实践层面,针对优化家庭教育指导的系列活动正有序进行,提升家校共育与家长科学育儿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共同目标。为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培训、营造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家庭教育指导专才队伍,全国家校(园 )社区共育先进经验推广指导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培训后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级技能鉴定中心考试合格,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职业能力认证证书,证书可在省级鉴定中心的官网上查询。在中央电化教育馆引领下,自2018-2019 年,将在全国开展“家园共育”百所示范幼儿园活动,示范园将从自身各个环节做起,保证“家园共育”工作落到实处,不断优化内容和方法,总结经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改革正引起社会各领域的高度关注,成为教育改革得以深入与持续的重要切入点。然而,专业人才的缺失成为制约家庭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聚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提升家庭教育“软件系统”是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
扩展家庭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提供重要启示。另外,家长教育家长家庭教育观念误区及其对家庭教育发展的严重束缚,因此,指导中,应重点关注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养成正确开放。在应用研究中,关于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家究,为有针对性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课程体系,完善家庭教重要启示。)关于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大陆地区关于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少,已有的研究湾地区家庭教育情况的介绍与借鉴。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台湾、家庭教育各词频一次,并含、精确方式检索,发现自 200地区相继出现关于台湾家庭教育的研究,但数量少,每年仅一至3 年后,研究数量增加,维持在三至五篇。自 2000 年以来,相关研问题,研究持续性不足,详见图 0-2。通观已有研究,主要从以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8
本文编号:2673456
【图文】:
教育首次成为舆情热点(见图 0-1),表明家庭教育逐步受到重视,教育发展呈现“大教育观”视野。1在实践层面,针对优化家庭教育指导的系列活动正有序进行,提升家校共育与家长科学育儿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共同目标。为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培训、营造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家庭教育指导专才队伍,全国家校(园 )社区共育先进经验推广指导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培训后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级技能鉴定中心考试合格,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职业能力认证证书,证书可在省级鉴定中心的官网上查询。在中央电化教育馆引领下,自2018-2019 年,将在全国开展“家园共育”百所示范幼儿园活动,示范园将从自身各个环节做起,保证“家园共育”工作落到实处,不断优化内容和方法,总结经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改革正引起社会各领域的高度关注,成为教育改革得以深入与持续的重要切入点。然而,专业人才的缺失成为制约家庭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聚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提升家庭教育“软件系统”是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
扩展家庭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提供重要启示。另外,家长教育家长家庭教育观念误区及其对家庭教育发展的严重束缚,因此,指导中,应重点关注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养成正确开放。在应用研究中,关于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家究,为有针对性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课程体系,完善家庭教重要启示。)关于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大陆地区关于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少,已有的研究湾地区家庭教育情况的介绍与借鉴。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台湾、家庭教育各词频一次,并含、精确方式检索,发现自 200地区相继出现关于台湾家庭教育的研究,但数量少,每年仅一至3 年后,研究数量增加,维持在三至五篇。自 2000 年以来,相关研问题,研究持续性不足,详见图 0-2。通观已有研究,主要从以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8
本文编号:2673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67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