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1-04-01 01:00
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加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代际传承,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有利于服务民族地区经济,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与繁荣。为了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性,应以开拓创新的理念促进民族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文化自觉"思维激发社区成员的内生动力,以保障性措施提升民族文化活动管理的科学性,以整合式逻辑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共享。
【文章来源】:教育探索. 2019,(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缘起
二、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
1. 有利于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加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2. 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代际传承,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3. 有利于服务民族地区经济,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与繁荣
三、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
1. 社区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
2. 传统教育传承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
四、新时代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路径
1. 以开拓创新的理念促进民族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 以“文化自觉”思维激发社区成员的内生动力
3. 以保障性措施提升民族文化活动管理的科学性
4. 以整合式逻辑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社区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 程世岳. 成人教育. 2012(12)
[2]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 曹能秀,王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3]从德昂族宗教信仰看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J]. 陈瑞琪.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8(02)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之忧[J]. 苑利. 探索与争鸣. 2007(07)
[5]谈傣族寺庙文化的衰微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 李红英. 艺术教育. 2007(02)
[6]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法律保护研究[J]. 李磊. 广西民族研究. 2006(04)
[7]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J]. 金少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8]大众传媒背景下山歌的传承与传播机制——以广西宜州市为例[J]. 覃慧宁. 民族艺术. 2004(02)
本文编号:3112386
【文章来源】:教育探索. 2019,(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缘起
二、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
1. 有利于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加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2. 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代际传承,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3. 有利于服务民族地区经济,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与繁荣
三、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
1. 社区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
2. 传统教育传承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
四、新时代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路径
1. 以开拓创新的理念促进民族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 以“文化自觉”思维激发社区成员的内生动力
3. 以保障性措施提升民族文化活动管理的科学性
4. 以整合式逻辑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社区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 程世岳. 成人教育. 2012(12)
[2]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 曹能秀,王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3]从德昂族宗教信仰看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J]. 陈瑞琪.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8(02)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之忧[J]. 苑利. 探索与争鸣. 2007(07)
[5]谈傣族寺庙文化的衰微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 李红英. 艺术教育. 2007(02)
[6]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法律保护研究[J]. 李磊. 广西民族研究. 2006(04)
[7]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J]. 金少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8]大众传媒背景下山歌的传承与传播机制——以广西宜州市为例[J]. 覃慧宁. 民族艺术. 2004(02)
本文编号:3112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11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