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3:09
本文关键词: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
【摘要】: 尽管人际之间的攻击研究很清楚的表明,攻击是受多种因素所制约,在最近几年的有关研究中,一些专家指出攻击研究要注意某种认知能力的作用,他们认为这种认知能力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原因。许多研究结果逐渐汇聚到被称作执行功能的一种能力上,这种认知执行功能可能在引发攻击行为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研究主要集中在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上,一般认为冲动是他们之间联系的重要概念,尤为重要的是这些研究对攻击行为进行假设,认为个体低水平的执行功能,导致其不能去抑制自己的攻击行为。 而工读学校学生最易冲动而产生攻击行为,是多年来困扰工读教育的难题,是否工读学校学生正是由于执行功能的低下,而频繁产生攻击行为?本研究采用这一新的理论观点,采用执行功能三个部分:抑制、转换和刷新开展研究,每个部分选取三个基础实验,用同龄普通学生作为控制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执行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工读学校学生的执行功能低于普通生。运用潜变量分析技术对执行功能的可分离性,进行多组比较,发现执行功能的三个部分具有跨组不变性,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低水平的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相关联。 对于攻击行为主要从外显攻击行为与内隐攻击性两个方面来研究,结果表明工读学校学生与普通生间存在显著差异,工读学校学生在外显攻击行为与内隐攻击性上高于普通生。运用潜变量分析技术对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进行考查,发现模型各项指数拟合良好,执行功能可以作为对攻击行为的预测。对工读学校学生与普通生进行多组比较分析发现,工读学校学生的结构方程模型对攻击行为有更好的解释力。 研究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低水平的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的联系,说明工读学校学生的执行功能低于普通生,这可能是工读学校学生产生过多冲动性攻击行为的认知原因。并针对执行功能的特点,为攻击行为的干预提出建议,通过认知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读学校学生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执行功能 攻击行为 抑制 转换 刷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6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53
- 1 引言12-14
- 2 执行功能的研究14-32
- 3 攻击行为的研究32-43
- 4 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的研究43-49
- 5 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理论49-53
- 第二章 工读学校学生抑制实验研究53-65
- 1 前言53-55
- 2 方法55-58
- 3 结果58-62
- 4 讨论62-64
- 5 结论64-65
- 第三章 工读学校学生转换实验研究65-75
- 1 前言65-66
- 2 方法66-71
- 3 结果71-72
- 4 讨论72-74
- 5 结论74-75
- 第四章 工读学校学生刷新实验研究75-85
- 1 前言75-76
- 2 方法76-80
- 3 结果80-81
- 4 讨论81-84
- 5 结论84-85
- 第五章 工读学校学生与普通生执行功能SEM分析85-93
- 1 前言85-86
- 2 方法86-87
- 3 结果87-90
- 4 讨论90-91
- 5 结论91-93
- 第六章 工读学校学生攻击行为实验研究93-105
- 1 前言93-94
- 2 方法94-97
- 3 结果97-101
- 4 讨论101-104
- 5 结论104-105
- 第七章 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 SEM分析105-113
- 1 前言105-107
- 2 方法107
- 3 结果107-110
- 4 讨论110-112
- 5 结论112-113
- 第八章 总讨论113-124
- 第九章 总结论124-128
- 参考文献128-146
- 附录146-150
- 后记150-152
- 致谢15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凤兰;;攻击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2期
2 方小平;何华;;外部攻击型和关系攻击型初中生执行功能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1期
3 王美萍;张文新;;COMT基因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文霞;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德凤;大学生执行功能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冯杉杉;高攻击倾向低年级小学生“冷”“热”执行功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江晶;初中生感觉寻求、自我控制与外显和内隐攻击性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朱佳颖;上海市50-89岁正常中老年人执行功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丹丹;学校小组工作方法介入行为偏差青少年的策略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邱丹;增权视角下团体社会工作介入工读学校学生的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萌萌;执行功能、父母教养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崔乃雪;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及其与执行功能和攻击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03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0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