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1 12:01
本文关键词: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仪典文化 教育法 教育法实施 土家族 新塘乡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突越来越明显,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在教育中的影响开始显现。教育法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文化的影响很重要。在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对教育法的实施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厘清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以探寻教育法在新塘乡实施的途径。 仪典文化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本研究认为,仪典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确立的行为规范现象,仪典文化是人类各种长期仪典活动实践所形成的文化。仪典文化既包含物质,也包含精神,它具有独特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涵盖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调整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调整着人与人之间到关系。 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的内容有人生仪典文化、节日仪典文化和生产生活仪典文化。人生仪典文化是关于土家人生命行为的仪典文化,包括诞生礼、成人礼和婚礼、丧礼三个主要的仪典文化;节日仪典文化是关于土家族节日行为的仪典文化,包括过赶年、过年、二月二、清明节、牛王节、端午节、六月六、月半节、八月十五等仪典文化;生产生活仪典文化是关于土家族人生产生活行为的仪典文化,包括赶仗、建房等仪典文化。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较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并融入了大量汉族文化,而且程序性和禁忌性明显。当前,土家族仪典活动的变化更加明显,主要是呈简单化倾向,包括程序的简化和仪典的减少。 土家族仪典文化具有法性要素,即家法、巫法和礼的规范。在土家家法中,族规是宗族的法典;族长是家族的首领,拥有绝对权力;家法实施的范围和家谱的范围一致。现在土家族人依靠家族理事会实现家族的民主与法治,它是土家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的结果,土家人自我需要和社会要求结合的结果。在土家巫法中,巫师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权利来源于知识;巫法裁决的方式是巫判,其本质是神判法。巫判法体现了司法的原始正义。土家族礼法的形态是器、祭、仪。礼治和法治是维护土家社会秩序稳定的两种手段,二者联系密切,相互转化。 土家族仪典文化具有四个法性功能,即角色规范功能、正义的功能、整合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角色规范功能是指土家族仪典明示每个社会成员在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时,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这种角色的行为规范。角色规范的形成必须依赖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不同文化环境的角色有着不一样的规范。正义的原则是平等和公平。仪典文化的规范所维护的利益主体就是现实的生产关系中的人。土家仪典文化整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使自身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仪典文化通过习惯、道德、宗教和巫术,以及家规、宗法实现对土家族社会的控制。 历史上,因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上采取“儒化”统治策略和土司发展的需要,中央政权颁布了一些教育法令。这些教育法令,促进了士家族文学艺术和史学的繁荣,加速了改土归流的进程,巩固了中央政府在鄂西土家地区的统治,促进土家族文化的发展。当前教育法在新塘乡实施既发挥了很大作用,也面临着困境,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五个,即学校教育未能完全符合受教育者的需要,监督不力,执法不作为,执行不正义,与土家文化相匹配的教育法治体系还没形成。 新塘乡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是互动的关系,一为仪典文化对教育法实施的影响,一为教育法实施影响着仪典文化的发展。仪典文化对教育法实施的影响是通过其所蕴涵的观念、规范惯性和教育认知对教育法实施产生的。教育法实施对土家仪典文化的影响是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文化交流,引起社会结构变迁来实现的。 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互相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结果。地理、经济、历史、社会、宗教、政策、教育的发展变化是影响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法律实施互动的因素。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在互动中发展变化,其核心推动力量是人。 仪典文化与法的根本联系是人,二者互动的驱动力是人的需要。教育法与仪典文化的根本关系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教育法在新塘乡实施有效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教育法是民主的,二是教育法与新塘乡的文化能够互相适应,三是教育法是正义的。教育法在新塘乡实施有四个途径:第一,发展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土家族仪典文化;第二,实行问责制;第三,发挥土家族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第四,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
【关键词】:仪典文化 教育法 教育法实施 土家族 新塘乡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92.3;G75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导论10-26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0-13
- (一) 问题的提出10-12
- (二) 选题意义12-13
- 二、 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13-17
- (一) 概念界定13-17
- (二) 研究对象17
- 三、文献综述17-24
- (一) 土家族仪典文化的研究17-21
- (二)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法实施的研究21-22
- (三) 习惯与国家法的关系22-24
- 四、研究方法24-26
- (一) 文献法24-25
- (二) 田野考察25-26
- 第二章 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26-52
- 一、人生仪典文化26-39
- (一) 诞生礼仪典文化26-30
- (二) 成人礼和婚礼仪典文化30-35
- (三) 丧礼仪典文化35-39
- 二、节日仪典文化39-44
- (一) 过赶年40
- (二) 过年40-42
- (三) 二月二42
- (四) 清明节42
- (五) 牛王节42-43
- (六) 端午节43
- (七) 六月六43-44
- (八) 月半节44
- (九) 八月十五44
- 三、生产生活仪典文化44-52
- (一) 赶仗45
- (二) 建房仪典45-52
- 第三章 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法52-84
- 一、仪典文化的法要素52-75
- (一) 家与法52-60
- (二) 巫与法60-68
- (三) 礼与法68-75
- 二、仪典文化的法性功能75-84
- (一) 角色规范功能75-77
- (二) 正义的功能77-79
- (三) 整合功能79-81
- (四) 社会控制功能81-84
- 第四章 教育法在新塘乡的实施84-91
- 一、建国前新塘乡的教育法实施84-88
- (一) 建国前新塘乡教育法实施的情况84-86
- (二) 建国前新塘乡教育法实施的作用86-88
- 二、建国后新塘乡教育法的实施88-91
- (一) 建国后新塘乡教育法实施的情况88-90
- (二) 建国后新塘乡教育法实施的作用90-91
- 第五章 新塘乡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学理分析91-115
- 一、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互动91-94
- (一) 仪典文化对教育法实施的影响91-93
- (二) 教育法实施对仪典文化的影响93-94
- 二、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互动的影响因素分析94-115
- (一) 自然地理因素95-99
- (二) 经济因素99-102
- (三) 历史因素102-105
- (四) 社会因素105-107
- (五) 宗教因素107-110
- (六) 政策因素110-113
- (七) 教育因素113-115
- 结论115-121
- 一、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思考115-116
- 二、教育法在新塘乡有效实施的条件116-117
- 三、教育法在新塘乡实施的途径117-121
- (一) 发展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118
- (二) 实行问责制,促使教育法实施正义118-119
- (三) 发挥土家族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119-120
- (四) 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120-121
- 附录121-124
- 参考文献124-133
- 一、中文类124-132
- 二、外文类132-133
- 后记1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爱;莫晓斌;莫R,
本文编号:830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3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