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听障与健听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4-6岁听障与健听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之比较
【摘要】:本文在半结构环境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儿童语言资料转换系统-CHIDES、母子言语互动交流行为编码系统-INCA-A、以及CLAN数据分析程序对4-6岁重度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语用交流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4-6岁重度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的语用交流行为随着年龄增长稳步发展。在言语倾向、言语行动、言语变通三个层面上二者均存在主要类型;(2)与同龄健听儿童相比,4-6岁重度听障儿童语用交流行为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注意系统、情绪系统、讨论与协商系统、澄清系统,表现为被动的应答,无法主动表达自己的交流意图、主导社会互动的方向。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青少年研究所;
【关键词】: 语用交流行为 重度听障儿童 言语运用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语用交流行为,即言语行为,指说话者用语言来表达做某事的意图①。具体表现为交往过程中交际意图的习得,相应语言表达的发展,也包括在言语出现之前的交际行为,即通过发声和手势②。研究者N inioWheeler(1984)认为,交流时所运用的语言对听者和说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毅平;谭千保;方柳;;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黎元;儿童学习英语的可行性[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从梅;图画书阅读中母亲和儿童的语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欧阳新梅;儿童的语用发展对母亲言语运用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琳;试论汉语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4 李晓燕;不同教育背景母亲的言语运用对儿童语用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江敏红;学龄期唐氏综合征儿童交流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冉;童话语篇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潜旭明;中国初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贺利中;4-6岁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语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杰;聋儿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其训练[D];河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新,郑金香;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子类型间的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2期
2 张文新,林崇德;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荟中;贺利中;;4-6岁听障与健听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之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830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3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