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传承与革新的双重变奏——一位东乡族女教师生涯发展的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23:12

  本文关键词:传承与革新的双重变奏——一位东乡族女教师生涯发展的叙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东乡族女教师 生涯发展 文化变迁


【摘要】:通过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县东乡族女教师的田野调查发现,东乡族女教师生涯发展是一个多元且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生涯转换的心路历程显现出生活在偏僻山乡的东乡族女教师在追求职业理想过程中所遇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从而折射出文化变迁对教师的生涯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作者单位】: 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东乡族女教师 生涯发展 文化变迁
【基金】:甘肃省2008年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项目“西部教师生涯发展研究” 天水师范学院“青蓝”人才工程基金资助
【分类号】:G755.1
【正文快照】: 教师,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言人,向来是处于现代空间与传统观念的交汇点上。“全球化是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1]身处社会文化变迁之中的我们亲身感受着剧烈的震荡。即使是在边远的乡村,在教师们生活工作的村庄、学校和课堂,也同样遭遇了文化格局的变迁及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卫东;;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责任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伍柳氏;;民主化模式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袁祖社;“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及文化意义——兼论“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内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胡义成;生态·能量·中国地域文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傅金兰,滕聿峰;终身教育对弱势群体的公平性补偿[J];成人教育;2004年07期

6 李建德;论交易的形态[J];当代财经;1999年12期

7 阳金萍;浅析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育主权及其维护[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武术杰,王宏军;全球化的两个维度:风险社会与开放社会[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9 谢昕;成书玲;;行政民主理论视角下的政务透明和公众参与关系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10 彭拥军,晏新能;高校扩招要防止文凭疾病[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庄友刚;;从风险社会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与历史界限[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沈湘平;;略论风险与和谐[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小平;;论食品风险报道的价值悖谬[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梁景和;;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忠华;解放政治的反思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梁敏;协举方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扶松茂;开放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5年

8 山小琪;现代性的制度之维[D];复旦大学;2005年

9 刘爱东;在华跨国公司绩效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烨;北京朝鲜族的个体企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郑莉;凉山彝族信仰的表达与嬗变——对毕摩仪式的经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姚雪萍;英国布莱尔政府福利制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晓娟;政治文明:涵义、价值标准与特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徐晓霞;城市社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贾云燕;经济全球化对瑞典模式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晋;罗默社会公正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05年

8 唐凯;试论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D];山西大学;2005年

9 吴晓辉;全球化视野下人的发展问题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韩丹;发展的伦理审视[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萍;王有智;李小雁;;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01期

2 骆斌文;;目前就业形势对高职生的就业心理影响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2期

3 王惠燕;卢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4 李志峰;赵红灿;;高校新生生涯辅导体系构建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程利娜;;生涯规划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2期

6 施纪华;;从就业指导到职业指导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唐艳丽;木子;;创业之梦离房奴有多远?[J];职业;2010年07期

8 许姝;符少辉;;大学生生涯辅导研究[J];文教资料;2010年03期

9 ;大学生就业培训正当时[J];教育与职业;2010年04期

10 朱诗威;冯飞芸;;对新生生涯规划书内容的分析和思索[J];文教资料;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振韶;;高校教师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王玉s,

本文编号:833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33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